溪黄草是民间草药,客家话也叫溪黄。俗称熊胆草、血风草、黄汁草、溪沟草、香茶菜、土黄连等,主产于长江以南的湖南、四川、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溪黄草的功效:
溪黄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跌打瘀痛等病症。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溪黄草的作用:
1、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3、黄疸型肝炎,症见皮肤及巩膜黄染,恶寒发热,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肝脾肿大,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4、急性胆囊炎,症见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牵及右肩背部,口干苦,恶心呕吐,或伴大便干结,或伴腹泻,黄疸等。
溪黄草泥鳅汤:
配方:溪黄草30克,泥鳅克;生姜4片。
制法:活泥鳅宰杀干净,用开水洗去黏液及血水,与溪黄草、生姜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猛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隔日1次,饮汤食泥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