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长
广东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师从禤国维、朱良春教授,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对中西医皮肤科学的研究均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红斑狼疮、性病、毛发病、痤疮及其它皮肤疑难杂病。在禤国维教授健脾补肾法的基础上创立的“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理论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主编出版专著3部,先后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1项。获得科研经费支持达多万元。获得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坛新秀等称号。
编者按特应性皮炎的特点是: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最高、且生活条件越好的国家患病率越高。美国儿童患病率超过17%。中医外治法是治疗皮肤病一个很大的法宝,但是外治法在治疗特应性皮炎中要慎重使用。
本文为陈达灿在年4月11日由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主办的“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与研习班”(广东禤国维班)的演讲。本人已审阅。
特应性皮炎的特点: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最高、生活条件越好的国家患病率越高特应性皮炎也叫特应性湿疹和遗传性湿疹,而且这个病的发病大多是从婴幼儿就开始的,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患病率是最高的,是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病。这个病现在在国际上的分类还是有争议的,总的来说是放在皮炎类里,也有一些学者分开,认为是湿疹的一个类型,甚至认为湿疹就是特应性皮炎。前年召开一个国际的交流会议,日本的一个专家说他们现在一般人认为的湿疹,大概70%左右就是特应性皮炎,欧美认为大概是50%。不管怎么样,特应性皮炎的诊断目前是有一个国际的诊断标准的。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国家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调研,大概是90年代末患病率在百分之三点多,还不到4,但是现在患病率远远不止这个数。
特应性皮炎有一个特点,在越发达的国家患病率越高,生活条件越好的地方患病率越高。比如说在美国,在儿童里患病率已经超过了17%多,这个患病率是比较高的,在丹麦这样一个发达国家里,在儿童中患病率已经达到了27%。
特应性皮炎有一个特点,是慢性的、反复性的、阶段性的发展,对于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有学者做了这样的一个研究,按照它的程度,分轻和重,轻的不到1%,但是中度已经上升为个位数,重度已经上升为两位数,重度是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不但对于患者是一个困扰,对于一个家庭,特别是父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在10年前有一个双胞胎病人,他们的父母带过来看病的时候告诉我,说自从这两个双胞胎出生之后,他们的父亲晚上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晚上盯住怕他们抓。我们看过很多病人,都是从外地过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病人家属的困扰如果没有这么大的话,肯定不会花这个精力来看病的。所以特应性皮炎这个疾病确实对于病人,整个家庭,和整个社会来说是非常大的困扰。
这十几年来我们有一个团队在从事特应性皮炎的研究,最近省里也专门列了12个优势病种,皮肤科把特应性皮炎做优势病种作为这方面的研究。
特应性皮炎在我们国家,很早就已经有记载了。最早讲的婴幼儿的奶癣就是特应性皮炎,还有胎敛疮,还有四弯风,还有血风疮,这些都属于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也不算难,现在国际通行Williams诊断,就是现在列出来的这样一个诊断:必须具有皮肤瘙痒史,加如下3条或3条以上就可诊断:*可辨认的屈侧皮炎,包括肘窝、腘窝、踝前、或绕颈一周(或4岁以下儿童额/面部和远端肢体皮炎);*全身皮肤干燥史;*个人哮喘史或枯草热史(或一级亲属4岁以下儿童发生特应性皮炎史);*屈侧部位皮肤受累史(10岁以下儿童包括面部);*2岁前发病(适用于大4岁者)。
在我们临床,特别是门诊来进行诊断非常简单。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这个诊断跟我们所谓的金标准的诊断,符合率基本上是一致的。一般来说,这个Williams诊断,完全足够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一是皮疹的好发部位是在屈侧,包括肘窝,腘窝等等,全身皮肤干燥,这是很重要的特征。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有特应性,可能有哮喘或者是鼻炎,或者是其父母兄弟有这样的症状。掌握了这些,诊断就非常清楚了。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病机:首先是遗传因素,另外跟饮食、环境、精神因素都有关特应性皮炎的病因病机是怎么样的?中医讲它的病因,有时候不太重视,一想就想到怎么治疗。但是对于其病因病机的熟悉,可能对于指导你的治疗和用药是非常有帮助的。
从现代医学来看,特应性皮炎首先是一个遗传因素。从一些资料里,还有从一些临床的经验来看,父母有特应性体质的非常多,甚至一些调查认为已经达到了75%以上的,父母是有这样的特应性的疾病,比如说哮喘,过敏性皮炎,甚至其他过敏性皮肤病。还有一种说法,假如说他的父母有这些过敏病史的话,他的后代患病率达到将近25%、24%左右,发病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另外一方面,特应性皮炎跟饮食、环境、精神因素都有关系。同时,感染特别是金黄色球菌的感染是一个很常见的诱因。非典过后,我们在香港进行了一期国际交流,香港跟两地的一个皮肤病学术交流。当时我也讲特应性皮炎,一个是刚刚从英国回来的西医,也在讲特应性皮炎。我讲到了饮食的影响。他先讲的,他说中医说要戒口,是不对的,当时就有香港的医生站起来反驳他,说我们从临床上看到饮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确实饮食对于特应性皮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饮食怎么样做好调整,也是对于特应性皮炎很重要的。
还有吸入性的。像广州这样的一个季节,梅雨天气,霉菌繁殖非常快,还有一些花粉,假如这些病人不注意的话,也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另外现在装修越来越高级了,化学品使用也越来越多了,装修的材料中有很多是对于儿童特应性皮炎非常不利的。另外就是精神因素,很多人会说小孩子的精神不像大人,精神因素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我们看到很多小孩子一方面本身有一个精神因素的异常,好动,而且好表现。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小孩子,往往都是要用各种行为方式来表达他的存在,要不就是看到什么就要踢,要不就是拿什么东西玩,等等这些行为,甚至吐口水。除了这些之外,假如父母有时候表现出不耐烦,对于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特应性皮炎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首先就是禀赋不足。另外因为本身体质的因素,在怀孕过程中饮食调整不够好的时候,胎毒,也是一个因素,这是它的本质。
这些病人都是从小的时候,从婴幼儿的时候发病的。病人在这个时候脾胃非常虚弱。婴儿的时候,以心火为主,到了儿童期,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脾虚,使用一些西药,一些抗生素、激素,使得小孩子的脾胃功能不好。小孩子由于气血不足,引起脾虚。
把整个疾病的病因和整个变化的过程了解了之后,就会清楚这个病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治疗。现在很多时候一讲皮肤病就是清热解毒,不是这样的。
辨证和施治:辨体-辨证-辨病在治疗方面,我们提出要去辨体,辨证和辨病。病的本质要了解,无论是从现代医学来讲,还是从中医这个角度来说,首先我们知道这个病的特点。另外要辨体。婴幼儿的时候主要表现为胎毒遗热,以解毒清热为主。在选药的时候,不像成人用一些很苦寒的药物,什么黄连、苦参等等,因为会损伤脾胃。小孩脾常不足,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护好小孩的脾胃,这是治疗特应性皮炎很关键的内容。
到了儿童期,往往脾虚的表现会出现,同时有伏火和伏毒,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他的脾胃,另外把这个伏毒和伏火适当地进行清除,这是从辨体的角度来说的。
关于辨证,我们说一些方法。一是心脾积热,大部分的病人是婴幼儿,出生没有多长时间就出现了所谓的奶癣,面部和头部像有胎垢一样。这些小孩子非常痒,父母有时候晚上拿一个东西把他的手捆住,小孩子拿头去蹭。白天看着好好的,晚上睡了一觉之后就变得血淋淋的。这就是心脾积热。我比较喜欢用栀子、莲子心和连翘以及灯心草。小孩子在不能吃药的时候,我们采取外洗。另外有一些是在哺乳期,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给大人吃,也是有帮助的。为什么这样说?小孩会发病,跟父母的体质也是有关系的。前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一个小孩,很小,好像刚刚满月。你不可能给药,就是外洗,开药给他母亲进行治疗。有很多人会问,很小的小孩子,能不能给他吃药?我说可以给他吃,但是一方面药要比较清淡,另一方面小孩子不喜欢喝,如果太苦寒的,对于他的脾胃影响非常大,这是需要注意的。
在儿童反复发作急性期,我们认为是心火脾虚证。在整个特应性皮炎发病过程中,脾虚贯穿其中。以清心火作为治疗的一个大的法则。我们有一个培土清心方,成果是非常理想的。现在做新药开发前的研究,已经完成了。最近澳洲墨尔本理工大学跟我们合作,做成了双盲的实验。在前期的一期,我们发现了效果非常理想,也是非常适合小孩子的。我们现在做这个双盲实验,上两个星期澳洲墨尔本的团队过来跟我们商量这个方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把中医的方法推出去。在英国,中医治疗皮肤病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罗鼎辉教授,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经验。医院早期的一个儿童医生,我们经常有交往,每次回来都要到我们科里,他在治疗湿疹方面影响到英国医学界。当时英国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的小孩患了湿疹,英国的整个医学还是非常先进的,治不好。最后有人介绍,找到罗鼎辉,用了中医治疗之后效果非常好,非常满意。有很多英国的医生就打问号,效果这么好,这个药是不是有搀杂了其他的西药?拿去化验,化验出来之后没有。后来又派人去他的诊所看,他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最后信服了,原来中医有这么好的疗效。后来这个医学院跟他们联合起来做了一个临床试验。最后他的病人看病排队是需要当地的警察专门维护秩序。把中医药发挥得好,治疗这些病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也记得有一个父母是中国人,去了英国,生了一个小孩,大概5、6岁,回来专门找我看。痒得很厉害,用了一些西药都不行。我也开了一个药方,过了两天,说我的小孩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安静地睡觉,你的药是放了什么东西?我马上把病历拿出来给他看。中医有时候就是这么神。他告诉我,没有吃西药,就是吃你开的中药。
一般到了稳定期,我们认为是脾虚蕴湿症,这时候我们是以健脾渗湿为主,小儿化湿汤加减。我们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注意脾胃的保护,不用太过苦寒的药物。
到了青少年,血虚风燥的病人是比较多的。在临床上有一些病人表现,皮疹往往是鲜红的,甚至有渗出,还有一点,你摸他的手非常冰冷。临床上可以看到这样的病人,手非常冰冷,甚至一些小孩子会寒战等等表现,大热天也穿很多衣服。这样的情况,往往要考虑是因为肾虚,或者是肾阳虚。这时候适当加一些补肾的药物,效果是不错的。
一些病人脾气非常暴躁,与心火和肝火有关系,要注意一下这些特殊的情况。
临床上,红肿比较明显的时候,我们在辨证的基础上,要注意,比如一些小孩子早期主要是在头面部,用一些比较轻灵的药物。如果红肿比较明显的时候,用金银花。我最近几年喜欢用羚羊角骨,看到一些皮疹比较鲜红的,就用,一般用5到10克,更大的可以用到15克。
病人出现红肿渗出的时候,适当用一些湿热解毒的药物。我们喜欢用金荞麦、金银花,现在的药理研究,金荞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抑制的作用,我们这几年使用觉得效果不错。
上了一定年纪的时候,我们也碰到了一些皮肤病,因为反反复复之后出现了肌肤甲错,用三术汤,就是苍术、莪术、白术。用苍术和白术可以把一些顽湿化掉,苍术是把旧的瘀血去掉,让局部新鲜的血液过来。
瘙痒,是特应性皮炎一个很重要的症状。在评价特应性皮炎的时候,瘙痒就是评分里很重要的内容。我们把它分为有一些是因为皮疹的变化激发的,有一些是习惯性的瘙痒。经常看到一些病人两只手不停地抓,有时候年纪相对大一点的,我告诉他说你不是痒,你是习惯性地抓,他说是,他说我不抓就不舒服。也有一些是皮疹瘙痒引起的,这一类的病人一定要从心里上进行。另一方面,要根据他的情况适当用一些去心火的,或者是潜镇安神的,我比较喜欢用牡蛎、龙齿、珍珠末等等。从现代的药理来说,还有抗过敏的作用,这些药都可以使用。
另外就是失眠,跟瘙痒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有一些病人是失眠而造成的皮疹加重,有一些是因为皮疹而引起的失眠。我们经常说脾胃功能的调整,有时候瘙痒失眠的病人适当用一些消导的药物,比如独脚金和鸡内金等等。所以治疗一些疾病,不能单看到其症状,一定要看到它的本质。脾虚贯穿到整个病理过程中,所以健脾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且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健脾和去心火是治疗这个疾病的核心,再根据不同病人的体质进行加减,可以取得一个比较好的疗效。
外治法:治疗皮肤病的一大法宝,但要慎重使用。外治法是治疗皮肤病一个很大的法宝,但是外治法在治疗特应性皮炎中要慎重使用。有一些病人,说要给药来洗,小孩子马上抗拒了,因为他的皮肤非常敏感,别说中药,就是碰到水,就痛。一个宁波的小孩子过来看病,我说开一点药给你洗吧,还没有讲完这个小孩子就哭了,一洗澡就哭。因为这些病人有一个特点,皮肤的屏障受到了很大的障碍,对于洗澡有很大的抗拒,有一些病人洗得不恰当会加重。也有一些病人很喜欢洗澡,但是造成恶性循环,用一些很热的水,喜欢很长的时间,这也是不正确的。可以适当使用一点艾叶,快速洗完,马上擦试干净。
在临床上有一个银黄草洗剂,选用黄精、金银花、甘草3味药按照不同的比例水煎外洗或湿敷,效果较好。如果病人皮肤干燥的话,把黄精的量加大,假如皮肤比较鲜红,渗出的话,把金银花的量加大。洗的时间不要太长,水温要注意。
现在特应性皮炎的病人很多,也有非常严重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对于一些弥漫性的红肿使用紫草油,唯独一点不好的就是颜色,把衣服都染了,但病人用了非常舒服,也有止痒作用。而且这种方法非常简单,红条紫草与食用植物油按照1:10的比例,混合于无菌不锈钢治疗碗中,电磁炉大火加温15分钟。我们现在在做另外一个制剂,在进行研究,是凝胶,效果也很不错,这个成分我们要保密。中医中药有时候看起来简单,但是在临床上是有广泛应用的。
针灸一直以来是中医的特色,最近我的博士研究生也在做针灸的研究。说老实话在特应性皮炎里,有一些比较小的小孩,不太容易接受针灸,但是稍微大的一些病人,是容易接受的。针灸有一个很好的特点,止痒效果好,很多病人扎针了之后,马上改善了。但是持续性不强,这是针灸的一个问题。
针灸的主穴与辩证加减:主穴:曲池、足三里。辨证加减:心脾积热证,加内关、上巨虚。心火脾虚证,加神门、少海。脾虚蕴湿证,加三阴交、大横。血虚风燥证,加血海、照海。夜眠差,加安眠;瘙痒明显,加风池;皮肤干燥,加列缺;烦躁不安,加太冲;大便秘结,加支沟。红肿、糜烂、渗出明显者,加水分;食欲不振,加中脘;大便溏烂,加天枢;脱屑、肥厚苔藓样皮损,加三阴交。
另外小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耳穴压豆,是最容易接受的。常用处方:肺、脾、心、内分泌。辨证加减:眠差,加神门;疲倦便溏,加胃、大肠;五心烦热、腰酸,加肾。另外是药线点灸,点的时候是有点疼,但是止痒马上见效。另外一个特点,对于一些有渗出,一些破损的皮肤,点了之后,这个灰一般不去掉。操作方法:持线点燃线头,至见火星即可对准特定的穴位或皮损部位,进行多次快速点灸直至火星熄灭,以患者有轻微灼热感为度,遗留药粉不必扪去。
刺血疗法,对于一些急性期瘙痒的病人可以使用,但是不主张经常应用。放血还是一个清热解毒的思想,但是这一类的病人不能反复使用,一是效果不好,另外对于后期也是不太有利的。操作方法:对皮肤常规消毒后,在腧穴用一次性刺血针头迅速点刺后立即出针,让血自然流出;若出血不畅可在其上加拔火罐,以帮助血液排出,每次选取2-3处进行放血,出血量约为1-2ml为宜。
另外就是推拿疗法,基本上主要是交给家属在家里来做。这个方法非常好,一方面起到了中医的作用,另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小孩子需要从心理来安慰。一些小孩子皮肤不好,不喜欢,这时候父母从身体上来接触,一定要从心理上作为小朋友的朋友,这样是很简单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是很好的帮助。基本手法:发作期:清天河水,揉中脘,沿两侧膀胱经抚背;缓解期:摩腹,捏脊,揉按足三里。
除了这些治疗之外,我觉得健康教育也是很重要的。通常病人来之后,我们诊断完,首先进行这方面的健康教育。一是合理洗浴,清洁皮肤,及时使用润肤剂。另外是避免诱发和加重因素,比如过敏,我们检测过敏源。另外在日常食谱的基础上采用逐步添加食物或者逐步限制食物的方法等等。
谢谢大家!■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和研习班”简介
为提升中医师的临床水平,推动解决各区域中医发展水平不均衡问题,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年,中国中医药报社利用媒体平台优势,资源整合平台优势,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邀请国医大师和中医临床专家,围绕专科专病的“辨证枢要、典型医案和方药心得”,介绍和分享临床经验,搭建名家经验大规模、大范围传承的平台。现已邀请了禤国维、李士懋、张灿玾、尚德俊、刘敏如、张琪、张学文、李振华、唐祖宣、吕景山(按授课时间先后顺序)等国医大师及其弟子、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共60余位授课导师,举办了多次传承班,培训了逾名主任医师。
-wired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