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的某一天,Dr.Tiger门诊上接诊了5个结膜下出血的患者,面对患者几分焦急的脸,一纸病历写出让人释怀的答案。
且跟着EYE-Dr.Tiger一起科普今天的眼病——结膜下出血。
所谓结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眼仁最表面的一层膜,正常情况下,这层薄而半透明的黏膜组织不会出现红、出血等现象。而结膜下出血常由结膜下血管破裂或血管壁渗透性增加所引起,一般单眼发病,可发于任何年龄组。可无明显自觉症状。
上图所示为一新鲜的结膜下出血,部分血凝块形成,出血边界尚清,与正常结膜有明显分界。
上图所示的结膜下出血范围则更为广泛。
上图所示一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全周结膜下广泛出血,患者并无明显自觉症状。
上图所示一例外伤所致的结膜下出血。
各位朋友,就诊前自我评估中需与炎症性眼病做区分。出血和充血是截然不同的表现。
上图所示的就是一例炎症性眼病,结膜充血明显,可见到血管扩张,这与今天的主题结膜下出血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遇到上图的情况则必须尽快眼科就诊。
结膜下出血发生的原因无外乎两类:
一为外因:比如外伤、手术、剧烈咳嗽、过用力解大便等;
二为内因:与全身血管相关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想必看到这里,当您身边的朋友出现结膜下出血,发病原因就可以据此先进行自我评估了。
白眼仁出血看上去如此“恐怖”,又该如何治疗呢?
EYE.Dr.Tiger为您解惑,一般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出血在1~2周多可自行吸收。出血量大时,早期可行冷敷以止血,3天后改为热敷以促进血吸收,配合口服适量止血药物。
tips:更为重要的是,您应该从本次眼病中分析原因,若能在医生的帮助下进一步找出原发病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您的身体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手机拍一张高清的眼部照片,即可网络会诊得出诊断的结膜下出血,您get到了吗?
仅此科普,祝您健康。
赞赏
人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