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期科普过——防治结合,对付过敏性结膜炎,前面所讲的是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形式:急性过敏性结膜炎(发生于短暂接触变应原后)和季节性及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这些眼部疾病相对良性,会引起不适,但是它们通常不会危及视力。
而眼部过敏,还有不太常见的
春季角结膜炎(vernalkeratoconjunctivitis,VKC)、
特应性角结膜炎(atopickeratoconjunctivitis,AKC)、
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papillaryconjunctivitis,GPC)
本期先讨论在这三种不太常见的过敏性眼病中,相对常见的VKC。
简介春季角结膜炎是较严重的原位过敏的结膜炎,常发生在5到20岁男性,通常同时伴有湿疹、哮喘、季节性过敏反应,一般每年春季出现,秋冬消退,许多患者在成年后就不再出现这种结膜疾病。目前认为经典的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和2型T辅助细胞(Th2)介导的反应起重要作用。
症状几乎所有VKC患者都存在眼部瘙痒,还可能有畏光、稠厚的黏液分泌物、流泪、烧灼感、异物感、疼痛、视物模糊等其他症状。
分型与体征结膜乳头是本病的主要体征,多发于上睑结膜。本病在临床分为结膜型(以结膜乳头为主)(图1)、角膜缘型(以角膜缘Horner-Trantas结节为主)(图2)和混合型(结膜和角膜缘均累及)(图3),严重者合并角膜盾形溃疡(shieldulcer)(图4)。主要过敏原是尘螨,部分患者对花粉和动物皮毛过敏,大部分患者找不到过敏原因。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在体征上,几乎普遍存在双眼受累和上睑板结膜(上眼睑的内衬结膜)铺路石样巨乳头(图5),可能同时还有结膜和表层巩膜充血、浅层角膜病变、黏性、非化脓性黏液分泌物、Horner-Trantas点、角膜盾形溃疡、上睑下垂、眼睑痉挛等症状。当然患者不要自行诊断,当出现此类眼部不适时,还是及时找专业眼科医生进行诊断才靠谱。
(本图来源于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治疗与护理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措施(即基础眼部护理和避免诱发因素)和药物治疗。
患者需要回避一些非特异性的诱发因素。使用人工泪液可稀释结膜囊内的过敏原,润滑眼表,缓解患者症状,冷藏过的人工泪液效果更佳哦;避免揉眼,因其可导致机械性肥大细胞脱颗粒,并加重过敏过程;冷敷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在药物的选择上,和之前所讲的过敏性结膜炎类似,通常是将局部用双效肥大细胞稳定剂和抗组胺药(如奥洛他定、盐酸氮卓斯汀、依匹斯汀、吡嘧司特钾)作为一线治疗。而VKC与一般的过敏性结膜炎相比,失败率会更高。
在保证坚持用药的前提下,若初始治疗2周或3周无效的患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于严重VKC患者,使用1%的醋酸泼尼松龙或者0.1%地塞米松滴眼液先快速控制症状后迅速减量。对于不太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局部用“软”类固醇(如氟米龙、0.5%氯替泼诺)冲击治疗(一日2-4次,持续两周左右)来控制过敏反应,以便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药及人工泪液有更大的机会发挥作用。
对于需要频繁或长期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的中到重度疾病患者,或者是角膜上皮受损,特别是存在盾形溃疡的患者,推荐局部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滴眼液或者他克莫司滴眼液。局部用环孢素治疗无效的重度VKC患者,显示局部用0.1%他克莫司对此类患者也有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滴眼液通常需要几周起作用。所以在急性起病期通常不单用。
并且由于上睑结膜巨乳头的摩擦、炎性介质的损伤、毒性蛋白释放,加上局部抗过敏药物、干眼等因素,可影响和延迟角膜上皮愈合,VKC中50%的患者可发生角膜病变,重者可形成盾形角膜溃疡。需要注意的是,春季角结膜炎患者盾性溃疡修复时间较长,一般至少3周以上。所以,要规律用药,给疾病多一份耐心。
总的来说,大多数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并且仅需要季节性治疗。随着患者长大,通常不再发生VKC,但这可能需要很多年。一般情况下,VKC患者很少出现视力丧失,但在角膜瘢痕形成、新生血管形成和弱视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uptodate:春季角结膜炎
END传播眼科用药咨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