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仙女们表示不懂得辨别自己脸上的色斑到底属于什么类型,希望小和能写一期关于区别色斑类型和相对的治疗手段。于是小和去做了功课,然后给大家分享干货。
我们先讲讲色斑的多种分类,分别讲讲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手段。
色斑的分类
色斑是目前人类面部甚至累及身体躯干上常见的一类面部色素增多性疾病。主要分为雀斑、黄褐斑、牛奶咖啡斑、色素性毛表皮痣、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太田痣、褐青色痣等多种类型。
雀斑
雀斑是系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沉着病(因此有遗传的特点),生成的原因是表皮层中的基底层黑素增多而黑素细胞依旧正常处于活跃状态。
雀斑黄褐色点状的分布特性容易让人将同样为黄褐色或棕褐色的黄褐斑混淆。两者都有容易被日晒加重皮损的特点,所以做好防晒工作室日常通勤外出的首要任务。
分布部位:鼻部和两颊,可累及颈、肩、手背等暴露部位。
治疗手段:调Q激光、脉冲波(皮秒)等。治疗后做好防晒和保湿工作,反弹几率不大。
黄褐斑
黄褐斑区别于雀斑的一点就是黄褐斑是后天生成的,也比较对称分布,属于色素增加导致的慢性或急性皮肤病。
分布部位:曝光部位(经常日晒)尤其面部。也与全身或局部代谢异常、日照等多种因素相关。
形成原因是表皮各层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增加,表皮中黑素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呈现在面部上的黑色素也多了密集了。(表皮层从下往上依次为: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PS:黄褐斑多为块状、片状分布;而雀斑为多为点状分布。
治疗手段:调Q激光、壬二酸乳膏、传明酸、皮秒+注射透明质酸联合治疗、口服或外用维生素C(美白、抑制黑色素生成)+维生素E(抗氧化)等等。
但无法彻底根治,紫外线会加剧皮损,因此坚持治疗有很好的改善和控制作用。
牛奶咖啡斑
牛奶咖啡斑的命名是因为颜色有点像牛奶混合咖啡的淡褐色、棕褐色。辨别的标准是牛奶咖啡斑的形状会比较规则,而且通常伴随神经纤维瘤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治疗手段:通常和神经性纤维瘤一起治疗。单纯的咖啡斑可用调Q激光、皮秒治疗祛斑。
色素性毛表皮痣
顾名思义,色素性毛表皮痣既有皮突(轻微突起)的症状,又有长毛的迹象。一般发生在小朋友、青少年身上,更有从青春期就开始发病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色素沉着越来越明显。
分布部分:胸前、上臂、肩部、面颈等部位。
治疗手段:调Q激光治疗,建议12岁以上的小朋友介绍治疗,此时的小朋友会比较配合治疗。
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
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是我的心病了。反复爆发炎症的部位、对紫外线更敏感的人群,慢性炎症或急性炎症过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淡褐色直至褐色。
分布部位:只分布在长过炎症爆发过得区域。口周、鼻周、面颊等部位。
治疗手段:外用维A酸乳膏、壬二酸乳膏;皮秒、二氧化碳点阵。尽量避免过多日晒可更好的控制色素沉着卷土重来。
太田痣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疾病,呈褐青色、淡青色。早年由日本一位叫太田的人发现了并命名了这种斑。近几年研究表明,太田痣可能与遗传因素、蓝痣等皮损有关。
分布部位:
太田痣最常见到的受累部位是眶周、额、前额、颧部、颞区和鼻翼。
三叉神经第一、二分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也有双侧性。结膜、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颊黏膜、上颚和鼻咽部黏膜亦可受累。
皮损可累及头皮、耳郭、颈等部。(后面两个分布区域非常严重了,因此一旦发现就要尽早治疗。)
治疗手段:调Q激光治疗,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同时放好心态,相信治疗后会恢复自信心。
褐青色痣
褐青色痣是一种先天但非遗传性的色素性疾病,因为色素沉积在真皮层,所以也叫真皮斑。
分布部位:颧骨附近。(跟雀斑、黄褐斑有点像,雀斑的黄褐色小点状分布、黄褐斑是块状、片状。)
治疗手段:调Q激光治疗。由于是先天性的,在年少发病时可及时尽早治疗,防范于未然。
总的来讲,基本上色斑的种类均可用调Q激光来改善和治疗。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面部斑种、分布皮层、生成年份去选择不同的激光治疗。
虽说激光是目前治疗各种斑当中,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排除一些特殊的痣需要手术切除)。
但是激光会造成一定的皮肤损伤(即使微乎其微),以及治疗后皮肤有发红、轻微肿胀、结痂掉痂的过程,恢复期比较长。
然后,就有了能调和甚至避免调Q激光所有缺点的皮秒。
专家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