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具有调节体温,形成保护屏障,使肌体免受微生物和毒物的侵害,可以防止紫外线照射和机械损伤等。
但是,婴幼儿的皮肤和成人的皮肤虽在组织结构及功能上基本相似,但因为婴幼儿肌肤尚在发育中,并没有发育完全,所以更容易引发一些皮肤炎症、湿疹。
新生儿出生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皮疹,这常常困扰我们经验尚浅的宝妈们。
事实上,一些看似严重,让家长特别紧张的新生儿皮肤状况,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任何治疗的必要;另外一些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皮肤表现。
因此,爸爸妈妈们要多了解一些,及时正确的对宝宝的皮肤进行初步的判断,避免盲目慌张、过度治疗,但也别延误诊断从而加重病症。
新生儿常见的皮肤斑疹
一.新生儿常见良性皮疹(不用太担心)
1.毒性红斑:
不要被名称吓到,这种红斑通常在宝宝生后1-4天内出现,可能是出生后外界环境刺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也可能是宝宝机体对某些抗原性物资产生的变态反应或毒性反应。
皮疹呈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红色斑疹、丘疹、风团,有些有红晕,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不会产生瘙痒,1周或十天内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与新生儿橙红斑相似,但后者是在出生即有,且不易消退,通常要数月才能消失。
二者都不需要治疗,妈妈们不必担心。
2.新生儿粟粒疹:
新生儿粟粒疹主要分布在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常可见到因皮脂腺堆积形成针头样黄白色的小颗粒,脱皮后自然消失,触摸时稍有凹凸不平感觉,这种情况是不必治疗的,更不能人为挑破以防感染。
外形与痱子容易混淆,但痱子都是被捂出来的,3-4天就会褪去。
3.新生儿橙红斑:
橙红斑也是新生儿血管瘤的一种表现,主要为鲜红或淡红色型状不规则的斑块,轻压即褪色的微血管痣,其病变中央为一扩张的毛细血管,周围绕有皮肤色素减退的苍白晕,直径为1-4cm,多出现在孩子的前额、眉间、上眼睑、鼻周、枕项部或骶部。
常在出生时就有,生后数月内可自然消退,部分至一岁半消失,极少数可留下斑迹,一般都不必治疗。与新生儿毒性红斑不同,其与生俱来,多见于颜面。
4.青记:
青记就是新生儿胎生青痣(俗称蒙古斑),可分布在新生儿的背部、臀部,肢体,表现为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随着年龄增长而渐退,不需要治疗。另外,青记也是非常容易辩认。
5.新生儿非特异性皮疹:
由于环境和物理因素产生,如包裹过多,皮肤不透气,出汗而引起汗疱疹、痱子样疹,宝宝较胖可在颈部、肘部、腹股沟、腘窝引起褶烂,这些只要注意正确护理和皮肤卫生就可预防和自愈。
二.新生儿病理性斑疹(需要警惕的情况)
1.新生儿脓疱疮:
脓疱疮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皮肤感染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发病急,传染性强,面部、躯干和四肢突然发生黄脓色大疱,豌豆至核桃大小不等,也有部分呈针头芝麻粒大小脓疱疹,疱液开始呈淡黄色而清澈,1-2天脓疱破裂,流出脓液,局部露出糜烂面,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引起宝宝发烧、食欲不振等反应,严重的会引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
脓疱疹早期与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很相似,但剥脱性皮炎发病快,且会长到眼睛或者口腔内部,全身持续性发烧。
因此妈妈们发现宝宝皮肤溃疡疱疹应及时看医生。
2.新生儿湿疹:
也叫奶廯,主要宝宝对蛋白质过敏引起的,妈妈喂母乳或者奶粉后病症会显现。2个月后多见,主要在前额、眉弓、耳廓、耳后,头皮脸颊,会有搔痒,严重的会影响宝宝睡眠,从而影响宝宝正常生长。
本病应与新生儿脂溢性皮炎相鉴别,后者常常呈片出现,以面颊鼻翼为主。湿疹如果不影响宝宝睡眠无须治疗,严重湿疹可以局部涂抹艾洛松乳膏,或直接去看医生。
通常在回避过敏食物后会慢慢消失。
3.新生儿尿布皮炎:
新生儿肛门周围及臀部尿布遮盖部位,是接触性皮炎,主要因为尿中的氨和粪便中的蛋白酶和脂酶对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尿布皮炎发生。
皮损开始为潮红、肿胀,逐渐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边界清楚,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出现脓疱或溃疡,必须及时接受治疗。
尿布皮炎较容易辩别,顾名思义,就是尿布引起,尤其是化纤纸尿布使用不当更易发生。
4.新生儿脂溢性皮炎:
是一种慢性炎症,可能受母体雄性激素的影响,皮脂腺分泌功能过盛引发。
多为鲜红色或红黄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常发在宝宝头皮、前额、耳、眉、鼻颊沟及皱折处出现园形红斑,红斑上有鳞屑,部分会有脓液渗出,炎症明显,会有轻微搔痒。
如果鳞屑痂皮过多且并发细菌感染需要看医生,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脂溢性皮炎应与皮廯区别,皮廯是真菌及过敏因素引起,家长碰到难以分辩应及时就诊。
5.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是较严重的一组综合症,又名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表现为全身泛发性暗红色红斑,表皮起皱,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粘膜常受侵犯如眼结膜炎和口腔溃疡,宝宝还会发烧,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皮肤疾病,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必须马上就诊!
早期应与脓疱疹鉴别,后者常常单个出现,破溃可见到脓液和痂壳。
以上是一些较易发生的皮肤问题,但在中国宝宝身上发生的大多都是轻微的,比如痱子、一般性湿疹等。
时值换季,在干燥气候的影响下,宝宝娇嫩的肌肤就更需要妈妈们的精心护理。
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宝宝皮肤比成人薄20%
宝宝的皮肤层十分细腻薄嫩,最外层起耐磨作用的角质层是单层细胞,缺乏透明层;而成人是多层细胞,真皮中的胶原纤维也很稀少,薄而缺乏弹性,所以,皮肤的厚度只有成人皮肤厚度的20%。
所以特别容易被外来的有刺激性及有毒物质渗透,也会因为用力不当过度摩擦而让宝宝皮肤受损,皮肤抵抗力弱,如不小心,就会引起皮肤损伤,如过敏、红肿等。
宝宝皮肤需要——更温和、更安全
初生婴儿皮肤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无论是皮脂腺还是汗腺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薄薄的皮肤更需要亲和的产品加倍呵护。
第二、宝宝皮肤还未形成保护屏障
宝宝的皮肤还未发育完全,自然保护屏障尚未建立,婴儿仅靠皮肤表面的一层天然酸性膜来保护皮肤,很容易被细菌感染,或者发生过敏反应,如红斑、红疹、水泡等;皮肤结缔组织中富含基质,含水量高于成人,容易发生炎症性水肿;同时其中的血管丰富却非常脆弱,受轻度物理性刺激就会损伤出血。
宝宝皮肤需求——更有效
婴儿由于皮肤未发育成熟,所以皮肤更需要有效的产品来帮助宝宝进行防护,不会时常红屁屁。
第三、皮肤抵抗能力差
因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弱,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如红斑、丘疹、水疱等。在给宝宝清洗皮肤时,不要用含刺激性的沐浴露,要选择更温和天然专用洗发沐浴产品。
另外,初生的宝宝有咬衣物的习惯,所以要确保使用成分天然、安全的洗涤剂,并且冲洗后无洗涤剂残留。这样洗好的衣服,才能放心地给宝宝穿。
宝宝皮肤的需求——无残留
婴儿肌肤还未发育成熟,皮肤抵抗力还未完善,容易受到外来刺激而产生各种敏感问题带来的肌肤不适。24小时贴身衣物不仅要保持洁净,刺激的化学物质更是一点都不能残留。
第四、肌肤持水能力差
宝宝的皮肤含水量高,但角质层薄脆弱,所以水份容易流失。婴儿皮肤最表层的皮脂保护层还未发育完全,皮肤表面无法形成皮脂膜,所以婴儿皮肤无法锁水也更容易被过敏原,毒物及传染原的侵入引发皮肤过敏。
宝宝的体表面积较大,散热性更强,如果又容易出汗,会导致宝宝的皮肤因为严重缺水变得干燥、爆皮或破裂。
宝宝皮肤的需求——更营养
宝宝皮肤锁大会能力差,肌肤薄又嫩,无法抵御干燥环境。皮肤细胞在生长发育期,所以对营养的需求更大。
小结:3岁之后孩子的肌肤抵抗力增加,特有的肌肤问题会逐步减少,宝宝的专属性需求会减弱,因此在所有年龄段中0-3岁的宝宝是特有需求量最大的一群人。清洁过度、营养补充不足或是刺激成分残留,都会对初生肌肤造成困扰,妈妈需要针对宝宝肌肤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护理产品和方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