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让孩子不生病?家长一定要学习,要变成智慧型家长、学习型家长。如果不懂医学知识,实际上你就对孩子的健康没有根本的把控能力,你不知道什么会引起孩子生病,不知道孩子生病怎么办,只有睁大眼睛求助于别人,永远都是被动的。
有智慧的家长是什么样的呢?是掌握了中医育儿知识以后,知道孩子的病是从何而来,然后主动去调整。
1想要孩子身体好,父母要先学会养心第一,他们不慌张、不抱怨,知道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家里的气场调好,彼此互相帮助,那么孩子在这种气场下就会心情愉快,心情愉快以后气血运行就正常。也就是说,要让孩子不生病或者生病后最快痊愈,不再复发,父母先要学会养心。
2家长要对身体的机能有个基本的了解第二,有智慧的家长对人体的功能、疾病发生的各个阶段会有基本的了解。现在,大多数家长连孩子鼻涕的黄和白都分不出来,孩子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完全搞不清楚,这样可能耽误孩子治病的最好时机。
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身体的机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脾胃的功能是什么、肺的特点是什么等等,这不仅对孩子,对自己和家里的老人都是有好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未雨绸缪,疾病来了也不慌,更知道该怎么办。而如果不懂这些的话,孩子有什么病,你根本不知道怎么来的,还可能让其病情加重而不自知,最终耽误了孩子。
比如说,有的人不懂食物也有药性,觉得孩子身体有点虚弱,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不及别的同龄孩子,就给孩子吃补药,结果孩子性早熟了,这时你让他变回来可就难了,孩子已经发育了,你怎么让他变回来呢?无知的结果就是在透支孩子的生命啊!
有的父母,孩子一感冒了,咳嗽了,医院去挂水,打消炎药。要知道所有的消炎药都是极寒的药物,挂水只会让寒邪从肺传到身体更深层次的脏腑经络。消炎只是让身体的表证消失了,而不是病好了。而一旦以后再有外感,就会很容易复发,或者引发其他疾病。很多孩子的肺炎,鼻炎,过敏就是这么来的。而其实,在感冒的初始阶段,喝一碗葱姜水或者紫苏水泡脚,或者用其他方法让孩子的身体温暖起来,孩子很快就能好了。我们有很多中成药也能有效地解决感冒。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文章中,在书里一再地写关于感冒的文章。小小的一个感冒,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很多其他问题。
3焦虑的家长带不出健康的孩子有一次,在南方一个城市,一个家长说她的孩子不断生病,身体也非常瘦弱,希望我帮助分析一下孩子的身体情况。见面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孩子确实非常瘦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妈妈满脸不安的神情,也不坐,一直局促焦急地站在我的面前。在描述孩子病情的时候,这位妈妈甚至声音都紧张得发抖,她不断地描述自己孩子的各种问题,其中有孩子各种不爱吃饭的情景、各种身体虚的表现。我分析的时候,她也不断插嘴问动问西,她还向我介绍了给孩子吃的各种药、保健品等。此类家长,并不是个例,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家长。
起初我认为是孩子身体不好,才使得家长紧张,后来我发现,这两者是相互刺激,最终形成互动的恶性循环。这位家长,是属于性格容易紧张型的,为了把孩子养好,她甚至辞去了让人羡慕的工作,然后把望子成龙的激情和压力加到孩子身上。一旦孩子稍有问题,她就紧张,赶紧给孩子吃药。她自己虽然不懂,但却固执地认为所有的药都是有用的,于是就多给孩子吃,之后看到孩子身体状态始终不好,于是日复一日的焦虑,真可以说是惶惶不可终日。
这样的家长,就是没有智慧的,其实孩子的身体很容易自己恢复,可是她这样焦虑,会引起孩子的不安,而过度用药,又会引起孩子新的问题。
家长是孩子的支柱,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才有能量去照顾孩子。如果家长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所有的快乐都来自孩子的快乐,而自己的心和身体都被忽略了,哪里来的积极正面的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呢?
父母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用心去学,去对待的工作。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一定要特别慎重地、特别智慧地对待孩子的成长。这不是心里想,更不是凭满腔的热情和深深的本能之爱就能做好的。要让孩子健健康康,家庭和谐,一定要提前做好医学知识储备才行。
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不生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先解决宝妈的焦虑
先给大家打一剂镇定剂,据目前的研究发现,6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每年会感冒6~8次,尤其是在秋冬、冬春换季(也就是9月至次年的4月)的时候尤为频繁。而上小学以后感冒次数会减至每年4~6次,上初中以后才会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
除了感冒,6岁以下的儿童还很容易腹泻并伴有呕吐,平均每年也会有2~3次,其余的还有一些幼儿常见的中耳炎、结膜炎、流感、手足口病、肺炎等等,这样来看,一个6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可能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是在生病,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看了这些数据,焦虑的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安心了很多,下面我们接着来具体说说吧!
2.为什么幼龄宝宝更加容易生病?
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是新生的,没有经历过跟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接触,发育还不完善。
虽然他们一出生就会自带免疫力,加上母乳的喂养也会得到一些免疫力,但是这些完全不足以抵挡外界各式各样的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这是非常正常的,他们的免疫系统只有通过跟这些细菌和病毒交战和斗争,才能得到逐渐的完善和成熟,这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漫长过程。
我们作为家长没有太多能够干预的,我们要相信他们的免疫力是会不断完善的,这是他们必须要独立面对的成长!
3.如何衡量孩子免疫力的强弱?
很多家长都会有个误区,觉得孩子经常生病就是免疫力弱,不怎么生病就是免疫力强。还有一些家长会担心,我家孩子总是生病,会不会是有什么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没有被发现?
大家不要太紧张,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有研究表明,在检测了大量容易感冒的患儿样本后,发现他们免疫系统完全没有问题,免疫细胞和免疫抗体指标也都在正常范围内。而有免疫问题或缺陷的孩子并不会比免疫力正常的孩子多生病,但是一旦生病他们会不太容易康复,甚至会衍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不过真正免疫力弱的孩子其实并不多的,如果符合以下几点,才属于免疫力弱的孩子:
1、孩子每次生病后都不能自行好转,需要静脉输液或住院治疗。
2、孩子每次细菌感染,都要使用2个月以上的抗生素治疗。
3、孩子每次生病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感染,比如脑膜炎。
4、一出生免疫系统就有缺陷,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抗体的孩子。
5、做过器官移植的孩子,遭受过放射性物质损伤的孩子。
是不是发现,绝大部分孩子都不属于以上所说的这些,所以呀,大可不要担心,你家孩子免疫力绝对没有问题的!给他们一个锻炼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吧!
4.有提高免疫力的办法吗?
当然有!但是绝对不是药物和保健品。临床上增加免疫力的药品是针对上面所提到的真正有免疫缺陷的孩子,而绝大部分孩子是完全不需要用药物来提高免疫力的!
而最重要的一点希望大家明白,免疫力并不是越强越好哦!因为免疫力过强,过于敏感,可能会让免疫系统错误的攻击人体正常的细胞,从而诱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只需要做到以下这些再简单不过的事儿,就可以了。
1
坚持母乳喂养
老生常谈了,母乳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提高免疫力的圣品,是妈妈提供给宝宝的第一层免疫屏障,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不用到某个固定年龄强行断奶,推荐自然离乳。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要采取母乳喂养,不要轻易放弃。
2
按时接种疫苗
不少家长都对疫苗抱着排斥的心态,认为宝宝打不打都无所谓,但对于疾病来讲,最好的方法是预防。接种疫苗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来建立起对抗特定感染的能力,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可以让孩子自身免疫系统强大起来的方法。
3
平衡膳食
保证合理营养,提供符合营养要求的平衡膳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三餐规律,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4
坚持户外运动
孩子每天都要保证有一定的运动量,包括小月龄的宝宝,不要每天呆在家里不出去,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室外蹦蹦跑跑,接触接触大自然和小伙伴,不仅促进孩子的肢体发育,对大脑的发育还有帮助,有了棒棒的好身体才有好的免疫力呀!
5
保证充足的睡眠
免疫系统是按照正常的昼夜规律运作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其吞噬能力会减弱,细胞分裂会减少,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及活动会受到抑制。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婴幼儿更加是需要保证每天的睡眠量的。
6
多接触大自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大部分农村长大的孩子,每天在外面玩儿的身上脏兮兮的,却很少生病,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总被圈养在家里,嫌外面那个脏、这个乱的,却反而容易生病。
因为孩子的身体跟病毒和细菌适当的接触才会产生抵抗力,而抵抗力是在一次次锻炼中增强的,如果缺乏外界细菌和病毒的刺激,免疫力得不到锻炼,将不利于免疫系统的成熟。所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妨让孩子多去户外玩耍吧,弄脏了就脏了嘛,回来洗嘛!
7
不要乱用抗生素
孩子的很多疾病都是自限性的,比如咳嗽、感冒,不需要药物干预的,而其他的大部分疾病也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跟抗生素压根没关系,这个时候吃了抗生素不仅对疾病没有帮助,还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得不偿失呢,除非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才需要用抗生素,且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谨遵医嘱!
8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要超过30秒;自己打喷嚏或咳嗽用手捂着口鼻,不要对着人打喷嚏或咳嗽;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远离打喷嚏的人。
焦虑的心有没有稍微平静一些?获得强壮的身体没有捷径,也不可以拔苗助长,让我们放开手,静静地看着孩子慢慢地成长吧!
西安屹奘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俍手小儿手疗
成人古法艾灸
●预约-
●西安高新科技路号世纪颐园C座
手驻健康灸是幸福
白痴风是怎么得的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