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眼周附近会长一颗颗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白色或者淡黄色的小颗粒,民间喜欢叫脂肪粒,其实它学名叫做粟丘疹。
粟丘疹又亦称“白色痤疮”或“粟丘疹白色苔藓”,是由表皮或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导管上皮角质物潴留形成的微小囊肿。皮损为黄白色、坚实的小丘疹,多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脸颊及额部,患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呢,粟丘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没有性别限制,但多数患者是中青年女性,新生儿也可发生。
粟丘疹的发生通常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损伤有关,与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表皮正常脱落受阻或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导管结构破坏有关。最常见的部位为双眼睑下方。讲的简单点,我们眼周部,额头等都有丰富的皮脂腺的,它呢是通过我们的毛囊口排泄的,一旦毛囊口受阻,或者它由于皮肤损伤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通道受阻,那就排到了另外的地方去了,就堆积在那里,所以会形成局部凸起的小皮疹。如果用针挑破,我们可以从里面挤出来一个白的或者黄的物质。所以对于爱肤的我们来说,在易发的部位呢最好不要刻意的堆积护肤品,以免堵塞出口,导致“脂肪粒”的产生。特别在用眼霜时候要注意这点。像这类粟丘疹一般是不影响我们的生命健康的,但如果数量较多,分布集中就影响美观了,那如何简单的祛除呢。对于粟丘疹来说,常规的消毒后针刺挑破,挤出内容物,然后涂抹上金霉素红霉素等即可,或者直接使用电灼或者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上并不复杂。当然了如果想要治疗的话,首医院的皮肤就诊,明确诊断,毕竟还需要和一些类似的皮肤病相鉴别,不能想当然的治疗,不然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哦。
皮肤科咨询电话—
—
个人简介莫星帆主治医师
医院皮肤性病科医疗组长
从事专业工作十年,曾在中国医院皮肤外科专业深造,苏州大学皮肤性病专业任教教师。擅长各类色素痣,脂肪瘤,皮肤囊肿,瘢痕,白癜风,良恶性皮肤肿瘤等皮肤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每周一、三、五在医院皮肤科门诊(相城区广前路10号)
每周六在苏州市皮肤病性病治疗中心门诊
(姑苏区葑门路号)
欢迎大家有各种皮肤问题前来咨询就诊。
扫码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