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我们给大家科普了眼部的蠕形螨、阴虱和眼结膜吸吮线虫。今天再给大家科普一下眼结膜囊蝇蛆病。这种病例我们浙江台州地区非常罕见,多发生在牧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飞蝇撞击入眼史。在我二十多年眼科医生生涯中,仅碰到一例。
多年前温岭石塘一中年妇女,诉晒海产品时一苍蝇飞入右眼中,当时眼内有异物蠕动感,揉眼后症状未改善,次日来院就诊。
眼部检查:右眼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囊内发现体长1mm左右小虫蠕动,头褐体白,活动迅速。滴1%地卡因滴眼液2次,用眼科镊子取出小虫10余条。给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将虫子送到检验科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检下可观察到虫体平均1mm左右,中段较粗大,两端渐细呈纺锤形。头部有一对粗大尖锐深棕色角质口钩,呈向后方弯曲状,口钩基部周围有刺,体表丛生环形小刺,在虫体尾部肛门周围,有多个强壮爪状小棘。对照《寄生虫病图谱》考虑为羊狂蝇寄生虫。
眼结膜囊蝇蛆病常见为羊狂蝇幼虫所致。在眼部寄生的羊狂蝇是一期幼虫,长约1mm,前端有一对强大的口钩,借此侵入并破坏组织。常因雌蝇飞撞入眼时将幼虫排于结膜囊内所致。多于夏末秋初季节发病。
本文患者生活在渔区,晒渔干苍蝇密集,并当时石塘山上养有较多的羊,患者皆飞蝇撞击眼的病史。本病用生理盐水冲洗无效,因蛆虫前端有一对强大的口钩,必须表面麻醉后用显微镊子仔细地取出,并反复检查是否取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东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