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体检的时候通过腹部B超常常会发现有“胆囊息肉”。回想自己从来没有腹痛等症状,吃饭也很好。这种胆囊息肉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成因是啥?需要怎样治疗?
现在将有我们消化科医生进行解答。
1怎么会得胆囊息肉?近年来,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已然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可能性是与国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有关,同时与生活环境等其它因素相关,包括高脂饮食、高胆固醇饮食、饮食不规律等相关。其次原因在于生活水平及体检普及率的提高。
2胆囊息肉的症状有哪些?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的患者大多数并无症状。仅有少部分人有与慢性胆囊炎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但是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因此需要我么警惕。
3胆囊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一般来说在B超报告中往往会描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也就是说像息肉,而不一定是息肉。具体胆囊息肉的好坏,通过病理检查是金标准,但是通过影像学检查也可大致判读良恶性。
胆囊息肉有以下类型:
①胆固醇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最为多见,但却不是真正的息肉.而是胆汁中胆固醇的结晶集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状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②增生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仅次于胆固醇息肉,60%的患者会伴有胆囊结石。它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改变.一般大小不会超过0.5厘米。
③炎症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是在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④腺瘤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属于真性息肉,多见于老年人,并可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最大可发展至2厘米以上。在临床上,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有的甚至还会演变为乳头状腺癌。
4胆囊息肉需要如何处理?如果胆囊息肉没有症状,没有明显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就不需要积极处理,只要定期随访复查即可,观察期间建议改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对于真性胆囊息肉(腺瘤样息肉),药物治疗是无效的。
当胆囊息肉合并伴有结石时,出现胆囊炎的症状几率就会大大增高,且胆囊息肉癌变的概率也会明显增高,这样就建议外科手术切除。从临床经验上看“有问题”的胆囊息肉有以下特点:基底部宽、不带蒂、单发、大小超过1cm、短期内明显增大或者逐步增大。
考虑行手术治疗,主要是行胆囊切除术。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有明显临床症状,如胆囊炎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其次是为了预防癌变或癌的漏诊,建议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