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大学旅游期间认识的驴友小范,眼睛特别大,特别漂亮,当时驴友们都亲切地称她“范冰冰”!前几天突然癫痫发作,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在脑袋里面长了一个小小的脑膜瘤,于是乎接受了颅内占位的切除术,病理结果还是良性的,真是值得庆祝!不过让她和家人感到特别郁闷和恐慌的是,麻醉结束醒过来的时候,两只眼睛都看起来肿肿胀胀,眼泪汪汪的,急急忙忙地找到了我这个远在他乡的麻醉医生会诊,给我发过照片来一开,原来是“球结膜水肿”做的怪!
今天就喝大家一起聊一聊球结膜水肿的问题。首先和大家解释下哪里是球结膜。球结膜(bulbarconjunctiva)是介于穹隆结膜与角膜缘间部分的结膜,既是结膜中最薄的部分,又是最透明的部分。
由于我们球结膜富有弹性,伸展性较大当体内液体过多时,易在此积聚而导致水肿。那么问题来了,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麻醉药物的联合使用,会造成我们身体的血管扩张,由此产生了低血压的现象,而低血压就会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出现,比如脑、心脏等器官的供血不足,很多麻醉医生就通过给我们输注一定量的液体,来填补由于血管扩张导致的血容量的缺失,但是当我们从麻醉中苏醒后,多补充出来的这部分液体就会进入到我们松散的组织间隙中,从而造成那些松散的组织发生水肿,比如球结膜水肿。另外,我们的肺脏也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很多对于的液体也会积聚在这里,造成“湿肺”的发生,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病人,会增加他们术后肺炎的发生风险。
当然,一味的追求少输液也是不正确的观点,因为这种所谓的限制性补液的观点会造成潜在的心脑供血不足,也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害处。所以,在麻醉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权衡利弊,根据我们的个体情况,按需补液。
除了过度输入了大量液体之外,纵隔和开胸手术由于胸腔开放,导致上腔静脉压力增高,淋巴回流受阻,于是含蛋白的淋巴液不能正常地进入血循环而在组织间隙内积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使较多的液体从血管内弥散到组织间隙中,以上也是常见的球结膜水肿的原因!
另外,某些特殊的手术体位,比如甲状腺手术取垂头仰卧位,不仅增加了头部静脉血回流的阻力,而且眼部位置较低,更增加了其血管内的静脉压,促进了球结膜水肿的形成。
重点来了,如果发生了球结膜水肿后,我们应当如何治疗呢?首先,在视力没有收到损害的前提先,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水肿的逐渐消退,同时尽量不要用我们的“小脏手”触摸球结膜,如果有发痒等症状可以使用一些滴眼液,比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基本上1-2天水肿就可以消退;如果视力收到损害,或者超过3天的球结膜水肿,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寻求眼科医生的专业诊治了。
麻醉医生张立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