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膜或角膜疾病
1、病因:
病因
举例
感染性
病毒
猫疱疹病毒-1,犬瘟病毒,犬腺病毒,犬疱疹病毒-1
细菌
猫衣原体,假单胞杆菌,链球菌,支原体,其他
原虫
利什曼原虫
真菌
真菌性角膜炎(曲霉菌,其他)
免疫介导性
慢性浅表性角膜炎(血管翳),角结膜干燥症,嗜酸性角结膜炎,结节肉芽肿性外巩膜角膜炎,异位/过敏性疾病
肿瘤
淋巴瘤,肥大细胞瘤,黑色素瘤,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癌,其他
其他
猫角膜坏死,角膜上皮囊肿,异物,结膜下眼球脂肪脱出,继发于眼睑、泪腺、眼球内或眼眶的疾病继发于外源性刺激
2、常见细胞学:
猫衣原体:几个有核的鳞状上皮细胞,其中一个附有嗜碱的衣原体(箭)。
真菌呈直角分枝的嗜碱性菌丝(箭)
着色较浅、较不规则颗粒状的分枝真菌菌丝(箭),基因测序确定为尖端赛多孢子菌
慢性浅表性角膜炎:上皮细胞(箭)及残余的溶解裸核(箭头),以及混合性的炎性细胞,主要是小淋巴细胞,散在的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和一个巨噬细胞(*)。
有核的鳞状上皮细胞,溶解的细胞(X),两个嗜酸性粒细胞(箭)和两个肥大细胞(箭
头)。
成簇的嗜中性粒细胞和三个嗜酸性粒细胞(箭),嗜酸性粒细胞并不总是在嗜酸性
角膜炎的病例中占主导,因为它们可能在不同深度或者也可是多病灶。
位于有核鳞状细胞胞浆内进行转运的嗜中性粒细胞(箭头)—称为伸入运动—
该现象见于炎症
杯状细胞(箭),与柱状细胞看上去相似,但更圆,带有空泡化胞浆,可
为球状和嗜酸性,尤其是在较慢性的病灶中。
在慢性炎症,浅表核鳞状上皮细胞核周可见黑色素颗粒
带有嗜碱性光晕的不规则折光性透明结晶样物质,符合慢性角膜炎的钙盐沉积。
二、前房
1、犬猫葡萄膜炎的病因:
感染性
病毒(犬腺病毒和犬疱疹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猫艾滋病病毒,猫白血病病毒,猫疱疹病毒-I型)
细菌(如巴尔通体,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犬埃利希体,眼球穿透伤或败血症传播)
原虫(弓形体病,新孢子虫病,利什曼原虫病)
真菌/藻
寄生虫(如脉管圆线虫)
非感染性
外伤
晶状体诱发
系统性疾病(如毒血症,出血紊乱,糖尿病,高脂血症,系统性高血压,肉芽肿性脑脊/膜脑/脊髓炎,系统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肿瘤(多数见于淋巴瘤)
自体免疫性/免疫介导性疾病
特发性
2、样本采集:
(1)房水穿刺需要动物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在采样之前,应用局部麻醉,眼球表面需使用1:50稀释的聚维酮碘进行无菌准备。
(2)一个带有注射器的25-30G的针通过角膜缘进入前房。在入针的过程中,需要镊子协助固定眼球(图9.24)。在入针时,保证针尖随时可见是很重要的,需确保针进入了前房而没有损伤虹膜或晶状体。在缓慢地抽出约0.1-0.2ml房水后,将针迅速从前房撤出。若抽出容量多于0.2ml,应用平衡盐溶液或无菌的生理盐水将前房重新充盈。
房水穿刺采样技术
3、常见细胞学:
嗜中性粒细胞性混合葡萄膜炎,伴有巨噬细胞(箭)和一个小淋巴细胞(箭头)。
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混合的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
混合性炎症:主要是淋巴细胞,参杂一个过度分叶的嗜中性粒细胞(箭)和一个核破裂固缩的嗜中性粒细胞(箭头)
“经典的”巨噬细胞含有不规则致密的黑色素吞噬体,使浅紫色的核变得模糊
含有黑色素的巨噬细胞,胞浆内含与细菌相似的趋近线形的吞噬体,但为黑色、非分裂的且大小不等
在慢性炎症和炎症恢复期都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嗜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和不完全降解的血红蛋白吞噬体,常为蓝黑色且形状不规则(含铁血黄素)
“变形的”反应性的淋巴细胞(左),被炎性过程和循环的细胞因子激活
激活的反应性淋巴细胞(左)在产生抗体,包裹在浅蓝色空泡内,称为拉塞尔小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