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小时候,家长经常会告诫孩子,千万别看别人的“红眼睛”,不然会被传染。如果孩子突然眼睛红了,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红眼病。
但是,看别人的“红眼睛”真的会被传染吗?“红眼睛”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红眼病高发的时期,家长们快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红眼病?人们俗称的红眼病,也就是急性结膜炎。通常意义上,急性结膜炎由细菌或(和)病毒感染而致。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也有差异。那么,该如何分辨呢?
怎样抓住导致宝宝患上结膜炎的罪魁祸首?答案是:分辨“病毒”与“细菌”作案的蛛丝马迹!要知道,它们作案的方式是不同的哦。
病毒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微小型核糖核酸病毒所致,多在温暖的季节发病,高峰期在7~9月份。
特征:潜伏期短、一般在24~48小时。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有时在1~2小时内发病。起病急、传染性强、刺痛症状重,常同时伴有结膜下出血,角膜损害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早期眼表现:眼红、畏光、流眼泪、刺痛、异物或痒感、水样分泌物,继而出现眼睑及眼球高度水肿、充血,球结膜下面可能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
传播途径:眼-手-眼,眼-水-眼。
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多见于春秋季节,散发或流行于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公共场所。
特征:易造成流行,发病急,潜伏期为1~2天。一般为双眼先后发病,病程约为8~14天,发病后3~4天病情达到高潮,之后逐渐减轻。患者在患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时,常同时伴有呼吸道流行性疾病。
早期眼表现:眼红,瘙痒或异物感,严重时可出现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分泌物可将上下眼睑糊住,部分患者还可见结膜下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传播途径:细菌通过水、毛巾、手帕、脸盆等为媒介而流行,也可借助咳嗽、喷嚏而传播。
所以,即使多看了别人的红眼睛一眼,也不用担心被传染哦~但平时,一定要注意卫生,才能避免被传染。
出现以上症状,该怎么办?及时就医!
虽然家长可以从宝宝的眼屎及其他症状看出宝宝患眼病,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来诊断。因为不同原因导致的眼红,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家长切记不要随意买眼药水给孩子滴。?
平时如何预防?1.注意手部卫生,一定要记得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擦眼,不共用毛巾、脸盆等。
3.幼儿园、学校等要加强对泳池的管理,玩具、图书等物品的消毒。如果发现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用过的物品要严格消毒。?
4.有不少人是在游泳时被传染的,因此要教育孩子游泳时一定要戴泳镜。大人也要注意,游泳时不要戴隐形眼镜。
专
家
介
绍
徐娴
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儿童保健副主任医师
儿童保健科资深专家,广东省保健协会视觉保健分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擅长对儿童屈光不正性眼病(远视、近视、散光)的诊治;在弱视矫治、儿童眼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体弱儿及儿童“四病”防治等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撰文丨陈颖桦
医学指导丨徐娴
编辑丨业务发展科
审核丨阮小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