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爽朗的秋天,加强传染病防治非常重要哦~~
初秋(气温较高)=肠道传染病高发时节
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伤寒、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痢疾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事物等,而引发的病症。
1、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等。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2、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主要通过与患儿在毛巾、口杯上交叉感染,如发生,及时隔离并消毒。
3、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和粘液脓血便,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防范措施
1、讲究环境、食物及幼儿个人卫生;
2、作为父母,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同时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
3、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以增强体力;
4、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就诊,切勿乱用药。
秋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者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表现为高热、寒颤、头疼、全身不适等,传染期为1周。
2、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胰腺炎等,局部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明显压痛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传播。常经7~10天痊愈。
防范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在换季期间和传染高发时期,少到人口密集的场所,勤洗手;
3、饮食上注意清淡饮食,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4、必要时可进行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
容易中招的“红眼病”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夏秋季节高发,传播途径多为污染的毛巾、洗脸盆、手指或其他用品等。
因为立秋过后阴雨天较多,衣物、毛巾容易晒不干,细菌入侵机会大大增大,再者孩子喜欢用手揉眼睛。
对策:
毛巾脸盆要煮沸消毒,要预防感冒,感冒会诱发结膜炎的发生。如果孩子出现眼睛灼热或疼痛、痒感、分泌物增多、莫名流泪、怕光、视力模糊等情况,家长一医院就医。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请您和我们一起构筑健康的屏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