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感染
结膜色素痣治疗
结膜色素痣饮食
结膜色素痣医院
结膜色素痣用药
结膜色素痣特征

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8月份健康提示

八月份我县将持续高温酷热天气

肠道类疾病

食物中毒会乘虚而入

一些时令疾病、慢性病也会

困扰人们安然度夏

疾控中心在这里提醒市民:除了谨防食物中毒、感冒、空调病外,还需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八月份防病重点是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和乙脑等虫媒传染病。

注意夏季饮食饮水卫生

预防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凶手”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并伴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主要通过饮用或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易发生食源性暴发,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幼儿及青壮年发病率较高。随着气温升高,菌痢的发病将会逐步上升。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树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凶手”2: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体温呈阶梯型上升、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轻度腹泻、肝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本病夏秋季高发,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目前正值伤寒、副伤寒发病高峰季节,须严加预防。

预防措施:各水厂、餐饮业、食堂要加强管理,提供安全合格生活饮用水和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市民要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卫生、不洁食品,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自觉疲倦、乏力、持续高烧的病人,医院诊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手足口病发生

“凶手”: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该病主要病症为发热,伴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时患儿往往疼痛难忍,不能吃东西。

手足口病以轻型病例为主,患儿一般一周内即可自行康复,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预防措施:手足口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同时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免疫力。接触婴幼儿的家庭成员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目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做好夏季防蚊灭蚊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凶手”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虫传播。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0~14天潜伏期即可发病。临床上以突然起病,持续性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昏迷、惊厥为特征,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因出现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本病的流行季节为7~9月份,7月下旬~8月上旬是发病高峰季节。10岁以下儿童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乙脑应采取灭蚊、防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近年来出现的疟疾、乙型脑炎病人以外来流动人口为多见,外来民工及其子女在居住地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遇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筋医院就医,以免贻误病情,错失就治良机。

“凶手”2: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痛和骨骼痛,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皮肤可出现皮疹等,少数病人可并发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越南和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为主要流行区。

预防措施: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尤其暑期旅游应做好防蚊工作,如在旅游、工作或返港后出现类似登革热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治疗,并向医生陈述被蚊虫叮咬史。

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预防“红眼病”

“凶手”: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本病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临床表现为眼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经水传播是本病两种主要的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污染有眼分泌物的手,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毛巾、手帕、脸盆、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本病于夏秋季节流行,其中8~9月为流行高峰,多见于成人。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本病传播。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不公用毛巾、浴巾、手帕等习惯;流行期间,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要加强管理和消毒;游泳池要加强对泳客的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小贴士

夏季因天气炎热,汗液排泄不畅,容易造成毛囊口堵塞、摩擦,皮肤因受刺激而引发炎症。市民应注意避免光敏物质和日光直接照射;居室要通风降温,衣着要宽敞透气;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另外,暑期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去水质不好、不安全的江河中嬉水,以防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八月份天气炎热,需做好室外工作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农村需做好安全使用农药的宣传。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com/jmsszyyy/261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