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12植树节
但身在都市中的我们,
其实也鲜有机会去种植一颗树,
植树节就不过了?
NO!
虽然我们不能给地球种下“绿”,
但是至少我们能呵护这一片“绿”,
当然,我们要呵护的不仅仅是绿树,
还有我们的身体啊!
近期广州气温骤冷骤热,
而气温的变化对我们身体也有各种“刺激”的,
为此,中六君找来多位专家,
一起来看看这几类
冬春交接常见的“温差病”,
大伙儿可都要注意啦!
1
眼病结膜下出血老少通吃指导专家夏朝霞
眼科主任
气温骤寒骤暖时,眼科门诊会收到较多的“结膜下出血”病人。
“结膜下出血”主要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中高发,但也有不少三四十岁的人中招,眼睛红通通的,眼白上遍布血丝。当然还有不少年轻人也会中招,而年轻人中招的主要原因则和熬夜、频繁刷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我院眼科主任夏朝霞副主任医师指出,一遇寒冷天气,血管收缩,眼部微小血管也会变得“脆弱”,加之有些人用眼卫生习惯不好,眼睛觉得痒就直接用手揉,也有可能刺激结膜下出血。
此外,潮湿温暖的“回南天”则会造成病毒性眼病的传播。潮湿温暖天气有利于微生物的孳生,病毒四处传播。有些小朋友感冒后,擤完鼻涕就用小手揉眼睛,导致眼睛中招。
除了结膜下出血,还要注意“红眼病”。它要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毛巾、手帕、脸盆等传播,与红眼病患者握手后不洗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
2
骨科疾病寒风+湿气,膝关节“受伤”指导专家苏汝堃
骨科副主任
膝关节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50%。
具体表现为:膝盖疼痛,酸软无力,并伴有明显的关节肿胀、发热及下蹲困难等。
我院骨科副主任苏汝堃主任医师指出,膝盖周围缺乏肌肉包裹,较为敏感,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在降温和下雨时,膝关节容易受损。苏汝堃建议,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必要时可佩戴护膝。
而在“回南天”时期,室内比室外寒冷,尤其是朝北的房间,因此中老年人如长时间静坐,别忘了在膝盖上盖一张薄毯。
3
皮肤病越冷皮肤越痒?
寒冷型荨麻疹!
指导专家吴良才
皮肤科主任
天气寒冷时,胳膊小腿长出一把一把的小疙瘩,越抓越痒,这,可能就是寒冷型荨麻疹。
我院皮肤科主任吴良才副主任医师指出,寒冷型荨麻疹的特点是接触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质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多发于露出部位,如颜面和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黏膜部位遇冷食物或冷饮亦可发生水肿,甚至腹痛。
吴良才指出,寒冷型荨麻疹的诱因主要还是因为受寒,因此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最重要,而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增强体质。尽量减少皮肤接触寒冷刺激的机会和时间,保持皮肤湿润。外出时,尽量减少裸露皮肤,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
4
呼吸道疾病儿童哮喘,对气温变化很敏感指导专家陈正贤
呼吸内科主任
气温骤寒骤暖,孩子本就容易着凉,而有哮喘病史的孩子更有可能患上呼吸道疾病。
我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教授指出,多种因素可使哮喘发作,如感冒、接触过敏原、剧烈运动、吸入冷空气等。儿童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的第一位病因,其中最多的是鼻病毒感染。鼻病毒引发的感冒通常比较轻,但往往容易诱发哮喘的发生。
陈正贤指出,儿童哮喘的治疗和护理“三七开”,护理更为重要。家长及患儿应学会自我管理,尽量避免诱发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预防哮喘重度发作。
①要避免感冒
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以防受凉。若有哮喘病史的儿童出现感冒症状,应注意休息,适当使用治疗感冒的药物,防止病情加重,诱发哮喘。
②外出装备要做好
在降温天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要减少吸入冷空气、雾霾等,避免刺激气道,诱发咳喘。孩子发病时要规律使用哮喘控制药物,降低气道反应性,监督患儿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
③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天气忽晴忽雨忽冷忽热,家长应鼓励儿童因地制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游泳等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哮喘。
5
心脑血管病突发胸痛当心主动脉夹层指导专家程康林
心血管内科主任
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程康林主任医师指出,严寒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血管受到寒冷天气的刺激而收缩,进而导致心脏的负荷加重,造成心血管疾病发作。
寒冷天气下,有高血压病史的老人要注意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量。如果有突发胸痛,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更要提防主动脉夹层等急病的风险,必须尽快就医。
程康林建议,除了注意防寒保暖和按时用药外,也不要忽视生活习惯和情绪波动对身体的影响。
①避免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等。
②老年人应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维持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切不可因寒冷而贪眠,在清晨醒后,最好先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血管疾病。
③老年人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不要选择爬山、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
6
神经系统疾病中风、神经痛高发
患者要坚持用药
指导专家李中
神经科主任
每到降温时,中风病人和神经痛患者就会明显增加。因为在寒冷天气时神经格外“敏感”,有些人被冷风一吹便头痛欲裂;也会有老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而有人先是出现一过性的手麻、失语等“小卒中”症状,由于很快好转,就没有放在心上,谁知过几天便突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严重者偏瘫。
我院神经科李中主任医师指出,老年人的抵抗力大多较一般人弱,气温突变常使机体疲劳、心脏功能减低,全身血容量减少还会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及血液黏稠度。
李中提醒,脑血管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病人一定要定期复诊,随时病情的变化。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因为代谢有问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血栓这种情况。所以,有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积极治疗。
特别要提醒的是,随着气温回升,潮湿多雨的天气,给病毒孳生创造了理想环境,要警惕病毒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春节前后,人们作息不规律,人体免疫力低下,往往也是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高发的时期,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患者要警惕病情复发。
文章内容来源于广州日报健康有约(ID:gzrbjkgj)
记者:任珊珊
部分图片来源于摄图网、搜狗图库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白癜风发病的原因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