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告别“小年”,就该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扫尘”,即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子”,南方叫“掸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吕览法》称:“岁除日,击鼓驱病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尘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
习俗由来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扫尘日”的讲究
“打扫要轻拿轻放”:可以翻箱倒柜打扫卫生,但是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打破损坏物品。
“打扫要面面俱到”:扫尘时一定要注意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就按上面传说,也是要防止三尸神在一些死角处还留有记号没有清除掉(图个吉利)。现代的电器、天花板、抽油烟机、门垫等都应该注意。
“打扫最好用竹扫帚”:古代扫尘要准备有辟邪清秽能力的青竹叶,清除高处的灰埃蛛网。现在有专门的扫帚、或者其他清扫的工具,如果不是竹扫帚,最好用竹叶做象征性扫除。
“打扫时最好男女分工”:古时候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现代家庭也有女性来祭灶,如果二十三不是男的祭灶,则二十四扫除最好男女一起做。体现夫妻一体,不分彼此。(据说:爱干家务的男人更长寿哦!)
“打扫要人人参与”:腊月二十四扫尘,夫妻无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不能争吵,这一天如果单位还没有放假的话,也要抽出时间做点打扫,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做一件扫尘方面的事情。
北京人扫房的神器就是长竹竿,当年北京的四合院房顶高,甭管您用扫帚还是鸡毛掸子,蹬上凳子也够不着,所以得接一根长长的竹竿,也因此北京有了这么一句歇后语:
旗杆上绑鸡毛
好大的胆子(掸子)
你的屋子多久没打扫了?
戳图↓手把手教你
虽然可能很多朋友都和小编一样
还在上班没法打扫
但是大家可以先收藏准备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