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听说过一个小伙子到跨国公司应聘,随手把垃圾捡起来被应聘的事情,其实在我国古代早已流传,于细节处见成败!
很早以前,浙西山乡有个很有名气的篾匠。他编的篾席、饭盒、竹篮,样子美观,又经久耐用。许多青年纷纷慕名前来,要求拜师学艺。可是老篾匠,偏偏一个徒弟也不收,大家背地里都叫他“老古怪”。
过了一年又ー年,老篾匠做了六十大寿。他的眼睛花了,腿脚也不方便了。原先那点攥在手里不觉分量的篾匠工具,现在已经感到坠得腰酸,翻山过岭更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老篾匠这才想到需要带个把徒弟做助手。
“老古怪”要带徒弟的消息一传开,远远近近,呼隆一下涌来上百个投师学艺的年轻人。一时间,把老篾匠的小屋挤得满满的。
老篾匠望着这许多人,说:“我只收一个徒弟。如果我随便在你们中间选一个,选不到的肯定要恨我。这样吧,现在请大家先回去等候我通知,我想出道题,谁回答得出就取谁。”
众人没有话可说,一个个垂着脑袋,相跟着走出门去。门口的台阶下横倒着一把竹丝扫帚,走出去的青年,一个个提腿跨过去。最后走出的是个身子瘦小的少年。他因为从百里外赶来,进屋时,见堂前、厢房都坐满了,没地方插脚,就座在灶前的柴草上。
大家出门去,他将弄乱的柴草归聚好,跨出门槛,看见地上横着扫帚,随手捡起来竖在边。这时,老篾匠说话了:“小后生,你不要走了,就你考中了。”
瘦个少年呆了呆,猛然清醒过来,赶紧回身,口叫“师傅”行起拜师礼。
这时,走在前头的那些人,全都回转来了,说:“咄,哪有这样的考法?这样简单的题谁答不上来!”
老篾匠微笑着说:“是呀,这么简单的事做不到,又怎么做精细的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