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扫帚分类
扫帚特点
扫帚用途
扫帚优势
扫帚介绍
扫帚发展

南陵乡下的小院子,都是有故事的南陵县广

父亲的庭院母亲的家周末,难得回娘家一次,沿途的风景来不及欣赏,直奔村头娘家。毕竟近一个月没有回娘家了,而年迈的母亲年已八十,有空不回家看看,心如何能踏实。父亲已过世两年多了,但在我的心里,父亲却不曾离开,尤其每次回到位于南陵县何湾镇的娘家,父亲的身影更是时时眼前浮现,因为娘家的庭院无处不凝聚着父亲的设计与劳作。门前的桂花树、枇杷树、桃树、杏树、海棠、腊梅、月季、栀子花以及低矮的牡丹、芍药等,哪一株,哪一丛不是父亲亲手栽种,精心呵护。遗憾的是,花香满园,果满枝头,父亲却不在,诺大的院落,母亲一人打理,毕竟力不从心。门前这方小小的池塘,曾花费父亲多少的心思与心血,春天放鱼苗,然后无止无尽地割嫩草喂鱼,总想养出一池肥鱼过年时节大家享用,到了年关抽干了水的池塘,总是那么有限的几条鱼满足了老人的辛苦,其他的鱼儿汛期涨水时跑了也不懊恼,更多的是乐在其中吧。而今,哥不想母亲再为养鱼儿所累,干脆栽下几株莲藕,春赏叶,夏看花,秋摘莲蓬,冬采藕,而且不用再清於泥,真是换个观念就收获了四季清闲四季美。屋后有一片菜园,当初在父亲的打理下,菜畦平整,沟窄垄宽,满园菜蔬,错落有致。而今,从未种过菜的母亲,也努力打理着这片菜园,只是双垄越来越浅越窄且不平,地沟越来越宽敞,播种面积明显缩减,布局不再是合理安排得错落有致,只是母亲随性随意地栽种。说也奇怪各种豆、瓜、菜、苗等也长势喜人,果实累累,母亲不无骄傲地说:地服暴手。可能真是这样吧!一条小路径直穿过菜园,然后上一个小坡,过一道山梁,再下一个小坡,就蜿蜒抵达小河边,这是我们从小走到大的下河之路,从冬夏到春秋,洗碗、洗菜、洗衣服、洗鞋袜……每天必走。因为穿过菜地,所以路的宽窄因季节而变,有时茄子、辣椒、毛豆茂盛的植株侵占了路的大半,露水会打湿我们的衣服,有时也因我们跑得过急踩踏刚出土的幼苗……这算不算一种相爱相杀!坡地不好种菜,父亲干脆种上了几杆毛竹,若干年后,一块斜坡就蔓延成一片茂密的竹林,我也经历着竹子由精贵演变成累赘的全过程,不由地感慨:时事的变迁总让人无法预料!越是累赘,越是繁衍,坡上的地几乎都被竹子占领了,但依旧没有止境,竹子已经表现出侵占所有菜地的架势。近几年挖竹笋成了一件重要的事,一旦任笋长成成竹,清除起来是很费劲的。真是时移事移,贵贱转瞬间。每到竹子落叶季节,下河的小路就容易被竹叶覆盖,我们还小的时候,父亲总是隔三岔五地清扫路面的竹叶,说竹叶铺路,容易摔跤。随着时间推移,儿女如候鸟般飞走成家,父母渐渐老去,尤其是父亲病故,这条路也日渐荒芜,杂草蔓延,竹叶覆盖,再也没有当初那光溜的感觉。趁着等待饭熟的空,我扛起了父亲生前自制的大竹扫帚,清扫起小路来,掠去竹叶,一条青砖铺成的石阶小路清晰地呈现眼前,一直延伸向河床。此时此刻,那种物是人非的痛立即涌上心头……父亲的桃、父亲的竹、父亲的粽叶、父亲的茶树、父亲的玉兰花依旧,而父亲却只能在那堵短墙外守护着,恒久地守护着……母亲精心地守护着曾经与父亲共同打拼建成的家园。一见我拿手机,就嘱咐我要拍一拍父亲的栀子花,今年开得那么繁茂,难得!又说父亲的玉兰花开了,那么美,不知父亲是否也能看到……母亲年迈,出门有诸多不便,她也有主意,把香蒿种到菜园里,这样年年都不愁吃不上蒿子粑粑了;艾蒿也种到菜园里,每年的端午就不用为艾奔波了。有一方园地,心里多踏实啊!小路蜿蜒,竹林苍苍,河水清澈,草木葱茏,山河无恙,田园依旧,只是父亲不在,庭院稍有荒芜,母亲也日渐年迈。时光留不住,唯有多珍惜!母亲在,娘家就永远在,即使庭院有些荒芜,那依旧是我们至亲的娘家,只求上天保佑,让年迈的母亲健康长寿,一直有娘家可回。“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只归途!”我不想提及这伤感的话,可是置身父亲的庭院母亲的家的一刹那,这句话就牢牢抓住了我,无处可逃。时间铸就成人生,可人生还给了时间什么?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又能回报父母什么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com/jmsszyyy/11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