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深知黑色素瘤患者的焦虑和担忧,肿瘤患者通常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低、低蛋白血症等感染风险更是增高。肿瘤患者一旦感染,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威胁生命,更影响家人及其他人的健康。因此,在当前提倡减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的原则下,针对疑似或已经确诊的黑色素瘤肿瘤患者,给出几点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
初诊疑似为黑色素瘤的患者
01
警惕何种表现可能疑似为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在医学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已成为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80%以上发生在皮肤,容易被发现。在亚洲人中,原发于肢端的黑色素瘤约占50%,大多发生在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接触紫外线极少的地方,其病因尚不明确。
人体皮肤常可见许多痣,黑色素瘤的发病与痣有密切关系,经常受摩擦的手掌、足底等部位的痣以及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痣容易恶变为黑色素瘤。因此正确的对黑色素瘤与痣进行鉴别,才能更好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重视皮肤痣的变化,遵循ABCDE原则,依据皮肤表面的异样可观察出黑色素瘤的潜伏。
具体临床表现包括:
A(不对称):恶变的痣通常出现不对称变化。
B(边缘不规则):良性的痣边缘整齐,而黑色素瘤的边缘常常凹凸不平。
C(颜色改变):良性的痣颜色均一,呈黑色或棕色,而黑色素瘤的颜色常常深浅不一,呈污浊的黑色,还可出现蓝、灰、白等不同颜色的改变。
D(直径):黑色素瘤的直径常常大于5mm。
E(隆起):正常的痣表面光滑,而恶变的痣表面常粗糙,可伴有脱屑,有时渗液或渗血。
另外,正常的痣非常稳定,而恶变后的痣常常还伴随有周围皮肤相继出现的许多小黑痣,且恶变的痣局部常有发痒、灼痛或压痛。当发生上述变化时,强烈提示有恶性黑色素瘤之嫌,一定要格外注意,医院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早接受治疗。
02
如何确诊黑色素瘤?如何治疗?
病灶活检是诊断黑色素瘤的金标准,影像学检查为诊断黑色素瘤提供必要的信息。确诊后,早期黑色素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大部分早期黑色素瘤可通过外科治疗达到治愈。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通过全身抗肿瘤治疗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可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维莫非尼是目前唯一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治疗晚期具有BRAF-VE突变的黑色素瘤的分子靶向药物。PD-1抗体也在国内获批,其他免疫治疗药物CTLA-4抗体和IL-2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目前还有多项PD-1抗体等免疫治疗药物以及BRAF/MEK靶向药物被优化用于辅助、新辅助、复发转移全身治疗等的临床试验研究正在进行当中。
03
就诊建议
对疑似黑色素瘤患者,可以前往临近医疗机构,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早诊早治。如需我院就诊的患者,可以在符合我院疫情期间就诊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