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皮肤癌的一种,由黑痣或黑斑恶变产生。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癌,因为它的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结和血液转移到人体的任何部位。
“恶黑”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缺陷、免疫低下、长期摩擦等因素有关,相对在下肢多见。很多黑色素瘤都是由黑痣演变而来,所以对待黑痣的正确态度是:
定期皮肤检查:定期的皮肤检查对发现可治愈的早期黑色素瘤至关重要。如果有黑色素瘤病史或家族史,或是有发育异常的痣,应每月自查一次,并请专业医生规律地检查皮肤。检查频率依危险因素分级而定,推荐高危患病者每年检查4次。
重点部位多注意:在中国,手、足部位的肢端黑色素瘤发病率占一半左右,其他经常被摩擦的部位如肘部、头皮、外阴等处的痣也易恶变。如果指(趾)甲下的皮肤出现“黑线”,且色素范围迅速扩大或颜色侵及甲外皮肤,也可能是黑色素瘤。
“ABCDE法则”判断潜在危险:
A(Asymmetry):不对称法则,良性色素痣通常是对称的,而黑色素瘤病变的形状通常多为不规则形。
B(Border):边界法则,普通痣边缘光滑,分界清楚,恶变的色素痣通常边界模糊。
C(Color):颜色法则,普通痣的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棕褐色,而恶性黑色素瘤常在普通痣颜色的基础上掺杂多种颜色,如果痣的颜色分布不均匀,需要提高警惕。
D(Diameter):直径法则,普通痣一般小于5毫米,发生恶变的色素痣直径通常比较大,一般大于6毫米,任何直径大于1厘米的色素斑都要活检评估。
E(Evolution):进展法则,普通痣常年不会发生变化,而黑色素瘤常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如出血、溃疡、瘙痒、难愈合、疼痛或结痂等。也就是痣在短时间内有比较大的变化提示恶变的可能。对照“ABCDE法则”,如果自己身上的痣可以“对号入座”,医院整形美容科就医。
原文节选自“中国医疗美容”、“皮肤病与性病”、“老年人”、“快美丽”、“抗癌之窗”、“健康向导”等杂志和报纸期刊。本文为科普文章,读者切勿自行诊疗,若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