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每年全球确诊为癌症万人,万人死于癌症。如果不采取行动,预计年全世界将有万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到万人,而其中大多数将发生在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万,恶性肿瘤已经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死亡原因。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合计占癌症死因的80%以上。
恶性肿瘤是一个从正常组织到癌前病变、最后才发展到癌的渐变过程。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在以后有一部分可能变成癌症的疾病称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病理学家用于描述病变的形态学的名称,是指一类具有细胞不典型性和分化异常的增生性病变,这种病变在不同程度上以后可能会发展成癌。
一、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病变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1、皮肤与粘膜:老年角化病(棕黄色或黑色痂皮),粘膜白斑(好发于唇、舌、口腔、外阴)。
2、乳腺的良性疾患:乳腺小叶增生、囊性乳腺病、纤维腺瘤。
3、食管和胃肠道疾患:①食管、贲门粘膜上皮增生;②久治不愈的慢性胃溃疡;③胃肠道单发或多发性息肉样腺瘤;④萎缩性胃炎,肥大性胃炎。
4、男、女生殖器疾患:妇女严重宫颈糜烂;②男子睾丸下降不全或隐睾;③男子包茎或包皮过长。
5、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包括:①乙型肝炎病毒(HBV)、②丙型肝炎病毒(HCV)、③人类乳头瘤病毒(HPV)、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⑤EB病毒(EBV)。
6、其他疾患或因素所致癌前病变:①烧伤瘢痕、有角化增生或溃疡经久不愈;②黑痣或叫色素痣;③葡萄胎。
二、癌前病变与发生相关肿瘤
从正常细胞发展到恶性肿瘤常常需要经过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期间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上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不同的癌前病变发生相关肿瘤的过程、时间长短、部位、机率不一样:
1、HBV感染所致相关肿瘤
全球每年新发的71.1万例肝癌患者中,约56%是由HBV和HCV感染所致。亚洲人种中74%的肝癌与HBV感染有关。我国肝癌病人中95%以上有HBV感染的证据。约20%慢性肝炎患者要发展为肝硬化,其中有20%发展为肝癌。
2、HCV感染所致相关肿瘤
据估计,世界有2亿多人感染上HCV,在美国有万人。感染病毒的70%以上的人最后发展成慢性肝炎。HCV被认为在美国每年引起人死亡。来自6个国家的11项研究表明,感染HCV7年至5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0.3%~55.0%,肝癌发生率为0~23%《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3、HIV感染所致相关肿瘤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WHO估计至6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将达人群的40%。HIV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相关疾病的RNA病毒,主要侵犯CD4T细胞、CD4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HIV病毒感染所致相关肿瘤的发病率显着升高,如卡波氏肉瘤、宫颈癌和结直肠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膜鳞状细胞癌、肝癌等。
4、HPV感染所致相关肿瘤
由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长期感染可能发生癌变。HPV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的HPV检出率达99.7%。研究表明HPV可发生15%的阴茎癌、5%的女阴癌和相当数量的肛门癌。此外还发生口咽癌,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72%的口咽肿瘤中含有HPV16病毒。那些感染HPV病毒的人患口咽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的32倍,而那些曾有6个以上的口性爱伴侣的人患口咽癌的机会则是一般人的8.6倍。HPV阳性头颈部肿瘤占25%,根据解剖部位统计:口咽部或扁桃体癌HPV阳性率为57%;口腔癌HPV阳性率为12%、咽喉癌10%、喉癌19%。
5、EB病毒感染所致相关肿瘤
EBV感染可导致多种肿瘤,包括东南亚最常见的鼻咽癌,非洲儿童的Burkitt淋巴瘤等,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高10至60倍。
6、宫颈糜烂
临床统计,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的发病率高达90%。宫颈糜烂低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有宫颈糜烂的宫颈癌发生率为0.75%。
7、外隂白斑发生癌变
据国内外医学长期随访观察,认为外隂白斑病程超过10年者,癌变约为50%,宫颈白斑发生宫颈癌可能有直接关系。
8、胃肠道息肉癌变
肠道息肉样腺瘤发生结直肠癌。腺瘤发生癌变是一个漫长的慢性过程,从腺瘤演变成癌大约需时5年以上,平均至少5~10年,但也可终生不变。直径小于1.0CM的腺瘤,癌变率为10%,大于2CM者发生癌变可明显增加,癌变率可达8.7%~50%。胃息肉发生率癌变可达7.4%~13%,但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生率低于1%。
9、乳腺的良性病变的癌变
据统计,约有1%~3%的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可恶变为乳腺癌,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正常人高4~5倍。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人中,大约有6%~8%可转变为乳腺癌。
10、隐睾发生癌变
临床指睾丸下降不全(到达会阴部、股部)称为隐睾。隐睾的发病率是0.7%~0.8%。隐睾患者约有8%~11%发生睾丸癌。隐睾发生恶变的几率是正常睾丸的7~14倍。
11、黑痣发生癌变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几乎60%都是由寻常的黑痣恶变而来。经常自查,留意黑痣的变化对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三、癌前病变的筛查
肿瘤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医院诊断早期肿瘤,主要是靠影像学诊断技术,一般都是在具有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后才得以确诊。但从细胞癌变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这种占位性病变已经不是癌变的最早期。随着人们对早期癌的认识及诊断能力的提高,肿瘤治愈率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防癌体检,尤其是对癌前病变阶段的人群中进行肿瘤定期的筛查,是早期发现肿瘤的一种手段;是防治恶性肿瘤的最有效、积极的方法。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怀仁国医堂坐诊专家吴伟康教授对肿瘤的控制、治疗及术后调理等都有丰富的经验,长年从事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手术放化疗的中医药辅助治疗,亚健康中医药调理。欢迎咨询预约就诊的相关事宜。
职称:
中医内科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顾问
香港浸会大学高级研究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全国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认定)
擅长:
肿瘤、失眠、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消化类疾病、心悸、头痛、夜尿、便秘、腹泻、月经不调、出汗异常、食欲下降、感冒频发、体虚乏力等。
经历:
年:受聘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年:赴美国UCLA进修。
1年:受聘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3年:受聘香港浸会大学Fellow(高级研究员)
5年:受聘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5年:受聘澳门科技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客座教授
5年:医院荣誉教授
6年4月:受聘南方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6年5月:受聘广东药学院客座教授
年-至今: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
吴伟康,男,中山大学心血管病及抗衰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主研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亚健康的中医药防治。
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理生理及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其中对中医经典古方——四逆汤的现代研究有所建树。历年来,已获33项科研基金资助,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5项(均为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负责人),国家科技部“”中医药专项课题1项(课题负责人),其他省部重点项目5项(均为负责人)。
吴伟康教授现已正式坐诊怀仁国医堂,目前仅对怀仁国医堂的会员开放预约就诊权限,为保证诊断的时长和质量,每次限定名额在10位以内。所有会员贵宾如有需求可致电您的专属健康顾问,咨询预约就诊的相关事宜。
全国统一健康--
欢迎光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28号贰沙汇四至五楼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