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感染
结膜色素痣治疗
结膜色素痣饮食
结膜色素痣医院
结膜色素痣用药
结膜色素痣特征

本草时空场藏象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盖物之生,各得天地一偏之气”,药物在其生长过程当中,克服或吸收生长时空场的某种偏性,进而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能功效。所谓本草时空场,是根据本草的自然特性,自我选择适合自我生长的气候、季节、月份、空间区域,生长环境(如山地、丘陵、河边、沼泽等)。然后再据形态、颜色、气味、质地、习性等特点,通过仔细观察,自身体验,从而推测其具有的性能功效,这是古人最早认识天然药物的方法,即取象比类,显示了“以类相从,同气相求”的“天药相应”的规律。本草的生存环境与其性能有很大的关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中药也是这样。结合本草文献记载,本文依据药物的生长环境归纳探讨一些药物的性能功效特点和规律。归纳总结了水生沼泽植物、沙漠干旱植物、寒冷及热带地区植物药性及功效特点。沙漠干旱地区的药物常具有祛风湿,祛痰止咳或温补肾阳的作用;水生及沼泽植物一般性寒,能利水;生于寒冷环境的药物常具有补气温阳、祛风散寒或滋补强壮的作用,这种性能和生长环境是相反的;生于热带环境的药物常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这和其生长的温热环境是一致的。结合古代本草文献记载,探索古人对生长环境和中药药性形成关联性的认识,希望对深入认识药性有所启发。《本草问答》中也说“药性,原其所由生,而成此性也。禀阳之气而生者,其性阳;禀阴之气而生者,其性阴;或禀阴中之阳;或禀阳中之阴。总视其生成以为区别,盖必原一物之始终,与乎形色气味之差分,而后定其性矣”。根据植物的自然特性,如生长环境、形态、颜色、气味、质地、习性等特点,通过仔细观察,自身体验,从而推测其具有的性能功效,这是古人最早认识天然药物的方法,即取象比类,显示了“以类相从,同气相求”的“天药相应”的规律。当然这种认识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通过几千年来的实践验证,很多药物的疗效很可靠。

沙漠旱地本草时空场

沙漠植物通常根系比较发达,叶退化为针状,其耐旱性非同一般植物。常用药用植物如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沙冬青为常绿超旱生植物,喜沙砾质土壤,是荒漠地区十分珍贵的品种,属于活血药,能够祛风除湿,舒筋散瘀,主治冻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痛。沙棘喜阳,粗状的枝干抗风沙,也极耐水湿。药典记载具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之功,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扑瘀肿等。再如肉苁蓉和锁阳均属全寄生种子植物,天然生长于半荒漠和荒漠地区,具有极强的抗旱、抗寒、耐盐碱性。肉苁蓉寄主梭梭本身就是强旱生植物,药典记载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本经疏证》记载:“河西(今甘肃)最寒,八月已冰,二月未泮,大木间及土堑垣中,又日光所不届。适当其时,在地之阳奋然欲出,上无所引,旁有所挠,于是生苁蓉,质柔而属阳,气温而主降……”。

总之,沙漠干旱地区的药物常具有祛风湿,祛痰止咳或温补肾阳的作用。

水生沼泽本草时空场

水生植物的叶子柔软而透明,保证了光合作用的进行;有的漂浮在水面,水面下的叶背有细小的根会吸收水中的养份。沼泽植物具有很发达的通气组织,在不含氧气或氧气缺乏的污泥中仍可以生存下来。如浮萍,味辛,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透疹、祛风止痒、利水消肿。《神农本草经读》:“水萍生于水中,而能出水上,且其叶入水不濡,是其性能敌水也。故凡水湿之病,皆可治也。其根不着土而上浮水面,故又能主皮毛之疾”。海藻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性寒,味苦咸,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本草经疏》:“海藻全禀海中阴气以生,故味苦咸寒而无毒。气味俱厚,纯阴,沉也。苦能泄结,寒能除血热,咸能软坚润下,故《本经》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及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疗皮间积聚,暴溃,瘤气结热,利小便”。《本经逢原》:“凡海中诸药,性味相近,主疗一致,虽有不同,亦无大异”。泽泻多年生沼泽植物,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李时珍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故名”。总之,生长在水湿之地的植物能够不被水湿所腐烂,说明它们有强大的利水之功。《草药歌诀》“凉利之药生湿地”,水生及沼泽植物一般性寒利水,用于水肿、小便不通。

寒冷地区本草时空场

常用药用植物如人参,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抗寒力强,分布我国东北诸省。能够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本经疏证》:“凡物之阴者,喜高燥而恶卑湿;凡物之阳者,恶明爽而喜阴翳。人参不生原湿污下,而生山谷,是其体阴,乃偏生于树下,而不喜风日,是为阴中之阳……唯人参为阴中之阳,其力厚,其性醇,故举安精神,安魂魄,而补五脏之征验具矣”。五味子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极耐寒,不耐干旱和低湿地,在–42℃的严寒地带天然五味子能正常越冬,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能够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本经疏证》说:“故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夫与天之寒,声相应气相求者,于地为水,于人身为精血津液,故天寒则地中之水皆凝为冰而不流。”综上,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克服严寒环

境,因而常具有祛风散寒、补气温阳或滋补强壮的作用,这种性能和生长环境是相反的。

热带地区本草时空场

如胡椒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内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性辛热,温中散寒,下气,消痰。《本草蒙筌》:“味辛、气大温……其叶晨开暮合,合则将子里藏。阴气不沾,故甚辛热”。肉桂生于热带与亚热带高温、无霜雪、多雾潮湿气候,抗寒性弱,味辛、甘,性大热,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通经、活血止痛。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痛经等。高良姜喜高温湿润气候,耐旱,不耐霜寒,主产广东、广西、台湾等。味辛,性热,功效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本草图经》云:“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综上,生于热带环境的药物充分吸收了阳热之气,常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这和其生长的温热环境是一致的。本草多种多样,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这种选择是物种起源时基因就已形成了的,这就是它们的遗传性。只有掌握了本草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规律,才能选择或改造环境,以适应本草的要求。这里重点讲述与本草植物生长发育密不可分的外界环境,主要有气候、土壤、肥料等,这些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或生态因子,各种因子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植物生活所需的生态环境。认真了解古今人类对本草时空场的认识与掌握,了解本草生态种植,探讨本草时空场与形色性味与主证、功效的影响,是亼毉医道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草栽培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本草种植的气象因子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

一、本草时空场光照

(一)光对药用植物的生态作用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放出氧气的全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产物—碳水化合物及氧气,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源泉。是生产的目的。各种药用植物,它们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形成了对各种光照强度的适应性。根据本草对这种适应性的不同,把药用植物分为三类1.喜光植物(阳性植物)要求阳光充足的环境。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好、如地黄、黄芪、红花、北沙参等本草是喜光植物。2.喜阴植物(阴性植物)喜欢荫蔽的环境。不能忍受强烈的日光照射。如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连、细辛等本草植物。栽培这类本草时,需设遮阳网或搭棚遮荫。3.耐荫植物它是前两类植物中间类型。在光照良好或稍有荫蔽条件下都能生长,对光不敏感。如天门冬、软冬花、麦冬等本草植物。同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北五味子、黄连、党参、厚朴等,在幼苗期或移栽初期怕强光照射必须注意短期荫蔽。(二)药用植物对光照的反应许多植物花芽分化,开花桔实,地下贮藏器官的发育,地上植株的休眠与落叶等,对白昼与黑夜持续时间的长短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对光照时间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各种本草植物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可把植物分为三大类:1.长日照植物在长于一定时间日照长度(临界日长)下开花或促进开花,而在短的日照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的植物。如桅子、小茴香等。2.短日照植物在短于一定时间日照长度(临界日长)下促进开花,而在较长的日照下不开花的植物。如苏子、地黄等。3.中日照植物对光照长短不灵敏,没有严格要求的植物。如掌叶半夏、红花等。(三)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1.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超过一定范围后,光合速度减缓,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度不随光强的增加而加速,达到一个稳定的值,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2.光补偿点如果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度随之减缓,待光照强度降到某一程度时,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而呼吸作用—则是放出二氧化碳,消耗有机物质,当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达到动态平衡时,即制造养料与消耗养料相等,此时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植物只有在光补偿点以上时才能积累干物质。在种植本草时,要根据本草的光照习性合理调光,使之光照强度既不大于光饱和点,又不低于光补偿点。(四)本草植物生长的营养来源植物的营养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取的无机盐类,这是最基础的;二是植物体本身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二者缺一不可。光合作用的强弱是由绿色的叶面积大小和光能决定的,往往用光能利用率表示。何谓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所消耗的光能与照射到叶面的总光能之比。在一般情况下光能利用率越高,产量也就越高。但以目前的情况看,人们仅能利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全年幅射能的0.1~2%,可见,光能的利用还大有潜力可挖。(五)本草的合理密植与立体栽培合理密植与立体栽培,都是人们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样才叫合理密植呢?其要求是既保证植物群体得到最大发展,又使每一单株获得充足光照的密度。由于光合作用主要通过植物叶片进行,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叶面积大、小与产量高、低成正相关。因此,要使单位面积产量高,就应当保证有足够的叶面积。但是叶面积也不是愈大愈好。如果超过一定范围,由于叶片互相遮荫,反而会降低总叶片的平均光合作用率。那么以多大密度为合理呢?首先,不同的植物种植的密度不同,植株高大、株型疏展、根系发达的植物可适当稀些,反之则要适当密些;其次,即使同一植物,由于栽培目的不同,密度也应不同,一般收获营养体的要比收获果实、种子的适当密一些;再次,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壤、水、肥条件不同,栽培的密度也有差异。一般低热、土肥、水足、肥多的地区可适当稀些,反之则可密些。同地区不同的栽植方式,稀密度也有所不同。

二、本草时空场温度

温度是指植物生长期间的大气及土壤温度。气温受纬度、海拔高度、季节的影响。一年中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变化的相差,称为年温差。一日中气温变化的相差,称为日温差。一般来说,我国各地的日温差和年温差由南向北增大,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大。土温,一般是指土表(地表)温,由于土壤传热比空气慢,所以地温变化较小。(一)温度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加强,但它们也都有一个最高、最适和最低温度。而且不同的植物对这三种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35℃,超过这个温度,光合作用的强度随之下降,到40~50℃时光合作用完全停止。前面讲了光合作用是制造(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则是分解(消耗)有机物的。所以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日温差大或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温度对药用植物的影响特点有: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如罗芙木、古柯等生长发育前期,需要20~40℃的高温期,而北沙参、人参等又则需要0~20℃的低温阶段,否则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温度对各种植物休眠与种子萌发也有很大影响,也存在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以最适温度条件下萌发最快、萌发率最高、萌发势最好;温度对植物蒸腾与水分的吸收关系很大,气温高会促进植物蒸腾、对水分的吸收,土温降低会减少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气温、土温都高时,将会产生对植物十分不利的影响。(二)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不同植物种类由于它的起源和细胞组织结构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根据植物起源及生长习性的不同,可将药用植物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药用植物四大类。1.热带植物云南省的热带植物分布于西双版纳、红河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5℃,全年无霜雪。热带药用植物有:砂仁、肉豆蔻、槟榔、丁香、可可、安息香等。这些药用植物喜高温,当气温降到0℃或0℃以下时,就要遭受冻害,甚至死亡。2.亚热带植物云南省的亚热带植物多数分布于思茅、临沧、文山、德宏等地区。这些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0~16℃之间,极端最低温0~5℃,全年霜雪很少。亚热带药用植物有七、厚朴、柑桔、樟等,喜温暖、能忍耐轻微霜冻。3.温带植物云南省温带气候的地区很多,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曲靖等。这些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10℃,极端最低温0~-5℃,终年无霜期天以上。这些地区的药用植物很多,它们喜温和至冷凉气候,一般能耐霜冻和寒冷。其中如玄参、川芎、红花、地黄、淅贝母和延胡索等喜欢温和气候;而人参、黄连、大黄、当归、银杏等则要求冷凉气候。4.寒带植物云南省的寒带主要有丽江、中甸、昭通等寒冷地区。这些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5℃以下,绝对最低温10℃以下,有的终年积雪。这些地区的药用植物比较稀少而独特常见的有虫草、天麻、山参等耐寒喜冷植物。

三、本草时空场水分

水分对植物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植物。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质含水分80%以上,植物体的幼根、嫩茎含水量也在90%以上;是合成有机质的重要原料;是新陈代谢的重要介质,没有水溶解养料,新陈代谢就无法进行;是植物器官运动的控制者;是自然灾害的防御者。由于水有最高的热比、最大的气化热及较大的热传导率,高温时能降热,低温时能保温,对防御自然灾害能发挥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众多植物,对水分条件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方式,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类型。如仙仁掌、沙棘、芦荟、龙舌兰、甘草、麻黄等。(一)旱生植物这类药用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及良好的抑制蒸腾结构、有发达的贮水结构和输导组织等“旱生结构”,具有显著的耐旱能力,适应在地势高燥、少雨干旱的地区栽培.(二)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没有抑制蒸腾的结构、输导组织退化,而通导组织特别发达,所以它们一般不能脱离水生环境。如睡莲、莲等。(三)湿生植物湿生植物根系浅,侧根少而短,抑制蒸腾的结构和输导组织弱化,而且通导组织发达,适应在沼泽、河滩、低洼地、山谷林下等湿度较大的环境生长。如泽泻、慈姑、菖蒲等。(四)中生植物大多数药用植物都属这一类,如地黄、当归、桔梗、白术、霍香、吴茱萸、白芥子、延胡索等。中生植物的根系、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抑制蒸腾的各种结构,都比湿生植物发达,但不如旱生植物。它们在干旱条件下容易枯萎,当水分太多时又容易发生涝害。因此,在栽培这类植物过程中,注意合理排、灌能有效地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

四、本成时空场气风

这里指的空气是近地面的大气和土壤里所有气态物质的总称。这些气态物质对植物产生影响。(一)空气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空气中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系的成分有氧气、二氧化碳、水气及工厂废气等。1.氧气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必要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占有绝大部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特别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氧气充足,城市及工矿区相对较少。土壤空气中的氧气较少,而且变化不定,常成为植物地下部分呼吸的制约因素。2.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原料,其含量随工业的发展逐步在提高,一般在0.03%左右。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一般在0.15-0.65%之间,当含量高到2~3%时,对根系的吸呼不利,有毒害作用。3.水气大气中的水气影响空气温度。工厂的大量废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烟雾及烟尘等,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某些本草可吸收有毒气体,减轻环境污染,但反过来又污染了药用植物,严重影响本草的内在品质。如柳杉、柑桔、丁香、八角、夹竹桃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很强,丁香、柑桔还能吸收气体氟和氯化氢等。(二)风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风是空气的运动形式。风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是决定地面热量和水分运转的因素,风的大小直接影响地面温度和湿度;有的风对植物生长发育直接造成影响,如台风海陆风、山风与谷风、北风等;很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依靠风来传播,风媒花植物依靠风来传粉,达到繁衍后代和扩大分布区域的目的;风能直接伤害植物体,造成落花落果、甚至严重倒伏、折枝;风能消除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如霜冻等

廿种本草时空场

01

▼甘草▼

甘草耐旱、耐寒、喜光,不仅在中药上用途广泛,还在保健品、调料、食品、化工原料上广泛使用。近年来,野生甘草禁止采挖,致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很难搞到野生甘草,这个缺口必须要人工种植来补充。

02

▼黄芩▼

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有的地方将种子撒播于沙滩上,也有的地方撒播于山坡上,都种植成功了、见到了效益。

03

▼沙苑子▼

沙苑子适宜种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其主根深长,不论荒山、荒地、沙漠、沙滩、草原及贫脊地都能生长,而水源条件好、肥沃的土地却生长不佳。优越性在于生长快,一年三季只要不上冻都能种植。干旱地区在雨季种上,几天就发芽生长,有顽强的抗逆性,一次种植连续生长5年,这5年内平均每年亩产药材公斤。沙苑子全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做为饲草放牧,不用喂料可使牛羊膘肥体壮,并且不得病,这对畜牧业的发展也会有促进作用。

04

▼大叶蒲公英▼

大叶蒲公英抗逆性能强,在临床上对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等有一定作用,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药材。大叶蒲公英不仅是中药材,鲜嫩时又是可口的蔬菜。如果在保护地种植,一年可割6~7茬,每亩出鲜菜7~公斤,并能持续3~4年,可以积极供应特色蔬菜,让人们饱尝口福,并在吃菜中清热解毒、身体健康。

05

▼射干▼

射干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都能生长,不仅是一味名贵的中药,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种植射干不占好地,荒山、荒坡、荒地、草原、沙滩都能生长,抗旱抗寒能力很强,只要苗出来了,就会很顽强的生存下去,并且越长越旺。射干上冻前种植当年不出苗,待第二年春天出苗,如果春夏播在3月20日至6月20日都可,其种植时间是很长的。

06

▼旱半夏▼

旱半夏喜荫蔽环境,在10~12月和2~5月份种植,当年收获。实验表明,旱半夏一般亩产量为~公斤,若是土质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达公斤以上,效益更加可观。旱半夏田间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也可套种于果树林下,立体种植,效益更佳。

07

▼远志▼

远志为常规大宗药材,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多年来畅销并缺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越挖越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家种远志面积不大,致使各地市场纷纷涨价,敞开收购。远志不怕严寒、干旱,山区、平原、草原都可以种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生长2~3年采收,在实地操作中密植比稀植产量高,人们常说“稀的强不如密的长多”,这句话用在这里十分明显。

08

▼板蓝根▼

板兰根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并易种、易出、易管理。在盐碱地种植生长良好,并有改善盐碱的功能,亩用种子3公斤,亩产~公斤。

09

▼桔梗▼

多年来野生桔梗一直货紧价扬,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货源稀疏,家种桔梗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新货上市量不多,而使用量却有增无减,在东北地区,人们对桔梗菜情有独钟,都很喜欢吃,因为吃过后有感觉良好,有消炎排毒的作用。

10

▼瓜娄▼

瓜娄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山坡、丘陵、草原、坡地、房前房后和空闲地,适应性很强。近年来,瓜娄价格一直高昂并紧缺,瓜娄仁价格也不断上浮,究其原因是过去瓜娄仁一直作药用,食用者很少,而现在,瓜娄仁作为保健品用量大增,还有南方各省经加工后做瓜子食用。

11

▼黄芪▼

黄芪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粘土地次之。苗小时需要水分多些,长大后需水分较少,为半旱田作物。属于喜光植物,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不良。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并大量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黄芪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

12

▼知母▼

知母不论荒山、荒坡、荒原、草原、沙滩、林间、丘陵、坡地都能生长,适应多种环境,并郁郁葱葱,是封山绿化和改造水土流失的一个好品种。知母根系发达,固沙固土能力很强,而且抗旱抗涝抗严寒。

13

▼生地▼

生地原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岭、平原,对气候要求不严,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生长良好,适宜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半旱田作物。有试验发现,不论在哪个地区,只要马铃薯生长的好,块大产量高,那么生地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各地可根据不同情况发展起来,产值要比土豆的效益高得多,一般亩产干货~公斤左右,多年来畅销不衰。生地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用量很大,为常用中药材和保健品。

14

▼红花▼

红花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可栽培,喜欢凉爽、干燥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都可生长。红花很容易种植,与种玉米、大豆、高粱的方式一样,出苗快,没有病虫害,管理简单,采摘方便,生长时间短。

15

▼徐长卿▼

徐长卿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面积很小,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即使在北国的茫茫林海雪原,也能年复一年的生长、不会冻死。如果是沟坡可以撒播,长期生长,每年只割茎叶,留着根部固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6

▼决明子▼

决明子不占好地,耐旱耐涝,适应性很强,没有病虫害,在人少地多的地方是一个好项目。

17

▼薏米▼

薏米在全国各地都能种植,喜欢湿润、温暖、向阳的条件,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品种,在粮食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药食两用,还制成保健品投放各地市场,效果很是理想。在春天种植,亩用种子5公斤,以中早熟品种为好,晚熟品种产量不高,已不被采纳使用。种植方法与种花生一样,如果大面积种植,可以用机械播种,与种大田玉米一样。易种易出易管理,几乎没有病虫害。秋末成熟后,打下种子晒干即为成品。

18

▼防风▼

防风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药材,在临床上由于其疗效显著,用量不断增加并且还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等。防风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所产的货,品质优良,药效充足,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首屈一指,占据着老大之位。

19

▼北沙参▼

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药材,用量以万吨计,多年来这个品种都大批出口,换取大量外汇。北沙参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产量能明显提高,而贫瘠的条件产量却明显下降,所以这个品种需要多肥,而下半季要水分少些好。

20

▼紫草▼

紫草多年来价格稳定,并畅销全国中药材市场,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但东北及内蒙地区产的紫草在市场上倍受青睐。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没有病虫害,生长一年或二年都可采收,挖出根部晒干即为成品

《本草问对》本草时空场论

问曰∶物各有性,而其所以成此性者,何也?

答曰∶原其所由生而成此性也,秉阳之气而生者,其性阳。秉阴之气而生者,其性阴。或秉阴中之阳,或秉阳中之阴。总视其生成以为区别,盖必原一物之终始与乎形色气味之差,分而后能定其性矣。有如人参,或谓其补气属阳,或谓其生津属阴。只因但论气味,而不究人参所由生之理,故不能定其性也。余曾问过关东人并友人姚次梧,游辽东归言之甚详,与纲目所载无异。本草纲目载人参歌曰∶“三五加,背阳向阴,若来求我,树相寻。”我所闻者,亦云人参生于辽东树林阴湿之地,又有人种者,亦须在阴林内植之。夫生于阴湿,秉水阴润泽之气也。故味苦甘而有汁液,发之为三五叶,阳数也。此苗从阴湿中发出,是由阴生阳。故于甘苦阴味之中,饶有一番生阳之气,此气可尝而得之也。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以上达于肺,生于阴而出于阳。与人参由阴生阳,同一理也,所以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是津液。人参生津之理如此,非徒以其味而已。然即以气味论,甘苦中含有生发之气,亦只成为由阴出阳之气味耳。

问曰∶人参不生于东南,而生于北方。古生上党,今生辽东、高丽,皆北方也。此何以故?

答曰∶此正人参所由生之理,不究及此尚难得人参之真性也。盖北方属水,于卦为坎,坎卦外阴而内阳。人参生于北方,正是阴中之阳也。坎卦为水,天阳之气,皆发于水中。观西人以火煎水,则气出,而气着于物,又复化而为水。知水为气之母,气从水而出矣!人身肾与膀胱属水,水中含阳,化气上行,出于口鼻,则为呼吸;充于皮毛,则为卫气。只此肾与膀胱,水中之阳,化气而充,周者也。故《内经》曰∶“膀胱者,洲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此与天地水中含阳,化而为气,以周万物,本属一理。水在五行属北方,人参生于北方,秉水中阳气,故与人之气化相合,所以大能补气。不独人参为然,凡一切药,皆当原其所生,而后其性可得知矣。夫生于北方,有阴中之阳药,则知生于南方,有阳中之阴药,如朱砂是。人参属水中之阳,丹砂则属火中之阴,丹砂生辰州者,名曰辰砂。世人用硫黄、水银二物锻炼变为赤色,以冒辰砂,又有灵砂,亦用二味炼成,名曰二气砂。皆谓其有补坎填离之功,法本于抱朴子。因抱朴子炼丹砂,服之而仙,后人遂有炉鼎之术。沿袭至今,尚有辰砂、灵砂两药,均用硫黄、水银二味炼成者也。水银乃石中之阴汁,硫磺乃石中之阳汁。合而锻炼,返水银之阴而尽归于阳,变为纯赤,与丹砂之色无异,但由人力造成。阴返为阳,是阴已尽而阳独存,且有火炼之毒,以之助阳退阴则可,以补阳益阴则不可。不及丹砂,由天地自然熔铸而成,阳中含阴,外露火色,内含水阴。夫造灵砂、辰砂者、须用硫黄、水银二味合锻,乃能变成红色,则知丹砂,亦必具硫黄、水银相合之性,乃变化为纯赤之色也。但丹砂是天地阴阳之气自然锻炼,不假火力,极其神妙,非可以水银、硫黄分论丹砂也。火体之中含有水气,故丹砂能入心益阴以安神。又取水银法,将丹砂烧之即出。既烧之砂脚不足用,以其内之阴汞已走,阳中无阴也。水银有毒,积阴无阳也,要之合硫磺、水银而作灵砂、辰砂,非阳中含阴之性。分水银砂脚为二物,则尤阴阳各异,均非朱砂之本性,惟天地南方离火自然熔成之朱砂,外具火色,内含水阴,合乎离卦外阳内阴之象,离中之阴坎之水也。朱砂火色而内含水银,即离火中含坎水之象,故能补坎之水以填离宫,养血安神,此为第一。此可与人参对勘!人参秉水中之阳而补气,朱砂秉火中之阴而养血。一生北方,一生南方。就此二物,便知南北水火阴阳血气之理矣!夫南北水火,虽非截然究之各有所属。故北方属水,多生气

问曰∶黄蓍或生汉中,或生甘肃,或生山西,或生北口外,令统以北方立论,有理否?

答曰∶虽不必截然在北,然其为性,实皆秉北方水中之阳气以生,其主北方立论,则就乎得气之优者而言,故黄以北口外产者为佳。盖天地之阳气,均由土下黄泉之水中透出于地面,上于天为云雾,着于物为雨露,交于人为呼吸,只此水中之气而已。人身之阳气,则由肾与膀胱气海之中发出,上循三焦油膜以达于肺,而为呼吸;布于皮毛,而为卫气,亦只此水中之气而已矣。水在五行,以北方为盛,故补气之药皆以北方产者为良。汉中甘肃所产黄,根体多实,气不盛而孔道少;山西所产,体略虚松,以气略盛,内有通气之孔道,故略虚松。犹不及北口外所产者,其体极松,以内中行水气之孔道更大,故知其气为更盛。盖黄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吸引土下黄泉之水,以上生其苗叶,气即水也,引水即是引气,根中虚松窍大者,所引水气极多,故气盛而补气。人身气生于肾,由气海上循油膜而达口鼻,与黄之气由松窍而上苗叶者无异。之松窍象人身油膜中亦有通水之松窍油膜者,三焦也,故谓黄为三焦油膜中药。其能拓里达表,皆取黄从油膜中,而上行外通之义也。且黄外皮紫黑水火之间色也,惟其秉水中之阳气,故成此水火之间色。三焦相火水中之阳,名曰少阳。黄中通象三焦,引水泉之气,以上生苗叶是秉水中之阳而生者也,故有水火之间色,而为三焦之良药,其气类有如是者。之肉理色黄味甘,土之色土最深又得土气之浓,所以黄又大补脾。今人不知身中纲膜是三焦,又不知纲膜上之膏油即是脾之物,不知膜与油相连,又安知黄补脾土,达三焦之理哉?能知纲膜是三焦,膏油属脾土,则知黄归脾经。达三焦之理矣!

问曰∶肉桂生于南方,秉地二之火,以入血分固矣。乃仲景肾气丸用之取其化气,而非取其化血,此又何说?

答曰∶血无气不行,气无血不附,气血二字原非判然两端。且其化气乃仲景之妙用,非肉桂之本性也,人身之气,生于肾中一阳,实则借鼻孔吸入之天阳,历心系,引心火下交于肾,然后蒸动肾水,化气上腾,出于口鼻。仲景肾气丸多用地黄、山药、丹皮、茱萸以生水,用苓、泽以利水,然后用桂导心火以下交于水,用附子振肾阳以蒸动其气。肉桂之能化气者,如此,乃仲景善用肉桂之妙。非肉桂自能化气也,若单用肉桂,及合血分药用则多走血分,不是气分之药矣!又如桂枝色赤味辛,亦是人心肝血分之药。而五苓散、桂苓甘草五味汤均取其入膀胱化气,非桂枝自能化气。实因苓泽利水,引桂枝入于水中,以化水为气,与肾气之用肉桂其义相近,不得单言桂枝,便谓其能化气也。至如黄五物汤治血痹,当归四逆汤治身痛,皆取桂枝温通血脉,可知心火生血。而秉火气者,入于血分乃是一定之理。

问曰∶南北地有不同,所生之药,既有水火血气之分,先生已言之矣。至于东西中央,岂无异致?何以不论及耶?

答曰∶南北水火,其显分者也,况阴阳摩荡,南未尝不得北气,北未尝不得南气。至于东西循环,中央四达,其气错行,故可不分。然亦有可分别者,如青礞石、化红皮荔枝核,皆秉东方木气者也。或能平肝以行痰,或能散肝以解郁。皆以东方产者,为得木气之全,故此等药广东产者为佳。川贝母、生石膏、桑白皮,皆秉西方金气而生,或利肺降痰,或清金去热,皆以西方产者,为得金气之清,故此等药以川西产者为佳。至于李用东行根、石榴,用东向者皆取得木气也;侧柏叶皆西指,取用必取西枝,只是取其得金气耳。至于中央备东南西北之四气,而亦有独得中央之气者,如河南居天下之中,则产地黄。人见地黄黑色,不知其未经蒸晒,其色本黄。河南平原土浓水深,故地黄得中央湿土之气而生,内含润泽土之湿也。人徒见地黄蒸成色黑,为能滋肾之阴,而不知其实滋脾阴。《内经》云∶脾为阴中之至阴,地黄以湿归脾,脾阴足则肝肾自受其灌溉。山药亦以河南产者为佳,味甘有液,是得土湿之气,功能补脾,亦补脾之阴也。惟山药色白,则得土中之金气,故补脾而兼益肺。地黄能变黑色,实得土中之水气。故润脾而兼滋肾。虽同产一地,而有种类形色之不同,故功亦略异。

问曰∶甘草入脾,何以生于甘肃?白术正补脾土,何以不生于河南,而生于浙江?

答曰∶此正见五行之理,不得截然分界。况土旺于四季,是四方皆有土色。白术之生于江浙,必其地饶有土脉,故生白术内含甘润之油质,可以滋脾之阴,外发辛香之温性,可以达脾之阳。取温润则用浙产者,以其油浓也,取温燥则用KT产者,以其较烈也。甘草味正甘入脾胃,守而不走,补中气,和诸药。虽不生于河南中州,而生于极西之甘肃,亦由甘肃地土敦浓,故生甘草。根深者至四五尺,与黄无异,但黄中空属气分,是得土中水气,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浓,故深长且实也。虽生于西,而实得中土之气。总之五行之理,分言则各别方隅,合论则同一太极。

问曰∶药有以天时名者,如夏枯草、款冬花,得无以时为治乎?

答曰∶然天时者,五行之流运,阴阳之分见,故凡论药,又当论其生之时,与成之候。虽不尽拘于时,而亦有以时为治者。夏枯草生于冬末,长于三春,是正得水木之气。遇夏则枯者,木当火令则气其退谢,故用以退肝胆经之火。款冬花生于冬月冰雪之中,而花又在根下,乃坎中含阳之象,故能引肺中阳气下行,而为利痰止咳之药。二物皆以时名,皆得其时之妙用也。又如冬虫夏草,《本草》不载,今考其物真为灵品,此物冬至生虫,自春及夏,虫长寸余粗如小指,当夏至前一时犹然虫也。及夏至时,虫忽不见,皆入于土,头上生苗,渐长到秋分后,则苗长三寸,居然草也。此物生于西蕃草地,遍地皆草,莫可识别。秋分后即微雪,采虫草者,看雪中有数寸无雪处,一锄掘起,而虫草即在其中。观其能化雪,则气性纯阳,盖虫为动物,自是阳性,生于冬至,盛阳气也。夏至入土,阳入阴也,其生苗者,则是阳入阴出之象,至灵之品也。故欲补下焦之阳,则单用根,若益上焦之阴,则兼用苗。总显其冬夏二令之气化而已。麦冬、天冬、忍冬、冬青,皆凌冬不凋,感水津之气,故二冬能清肺,金忍冬能清风热,冬青子滋肾,其分别处又以根白者入肝。藤蔓草走经络,冬青子色黑,则入肾滋阴。至于半夏,虽当夏之半,而其根成于秋时,得燥金辛烈之气味,故主降利水饮,为阳明之药。此又不可循半夏之名,而失其实也。故论药者,或以地论,或以时论,或但以气味论,各就其偏重者,以为主,而药之真性自明。

中草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和贮藏等对中草药的品质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采药要根据不同的药用部分(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成熟时期,动物亦有一定的捕捉与加工时期),有计划地来进行采制和贮藏,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较好的药物,以保证药物的供应和疗效,除某些药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在采制和贮藏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植物类的药物的采收原则如下:1、全草、茎枝及叶类药物大多在夏秋季节植株充分成长、茎叶茂盛或开花时期采集,但有些植物的叶亦有在秋冬时采收的。多年生草本常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薄荷等;一些茎较柔弱?植物矮小及必须带根用的药物则连根拔起,如垂盆草、紫花地下等。2、根和根茎类药物一般是在秋季植物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或早春植物抽苗时采集,这时植物的养分多贮藏在根或根茎部,所采的药物产量高,质量好。但也有些根及根茎如孩儿参、半夏、延胡索等则在夏天采收。多数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需生长一年或二年以上才能采收供药用。3、花类药物多在花未开放的花蕾时期或刚开时候采集,以免香味失散、花瓣散落,影响质量,如金银花、月季花等。由于植物的花期一般很短,有的要分次及时采集,如红花要采花冠由黄变红的花瓣,花粉粒需盛开时采收,如松花粉、蒲黄等。采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便采后迅速晾晒干燥。4、果实类药物除少数采用未成熟果实如青皮、桑槐等外,一般应在果实成熟时采集。5、种子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有些种子成熟后容易散落,如牵牛子、急性子(凤仙花子)等,则在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采集。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的药物,则可在种子成熟时,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藏,如车前子、紫苏子等。6、树皮和根皮类药物通常是在春夏间剥取,这时正值植物生长旺盛期,浆液较多,容易剥离。剥树皮时应注意不能将树干整个一圈剥下,以免影响树干的输导系统,造成树木的死亡。关于动物药,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宜在夏秋季捕捉,如蚯蚓、蟋蟀等;大动物虽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冬季猎取,不过鹿茸必须在雄鹿幼角末角化时采取。此外,在采收药物时还须要注意天气变化,如阴雨时采集,往往不能及时干燥,以致腐烂变质。在采集药物时,应该重视保护药源,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因此,还须要注意下列几点:1、留根保种:有些多年生植物,地上部分可以代根用的,尽量不要连根拔;必须用根或根茎的,应该注意留种。有些雌雄异株的植物如栝楼,在挖掘天花粉时,一般只应挖取雄株的块根。用全草的一年生植物,大量采集时应留下一些茁壮的植株,以备留种繁殖。用叶的药物不要把全株叶子一次采光,应尽量摘取密集部分,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2、充分利用:根、茎、叶、花都可入药的多年生植物,应多考虑用地上部分和产量较多的部分。此外,可结合环境卫生大扫除、垦地填洪和伐木修枝,随时注意将可作药用的树皮、根皮、全草等收集起来,认真地加以整理,以供药用。3、适当种植:根据实际需要,对于本地难以采集或野生较少的品种,可以适当地进行引种繁殖,以便采用。药物在采集以后,都应采取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便贮藏。如系植物类药品,采集后应先除去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洗净切断,除鲜用外,都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时放在日光下晒干,或阴干,或烘干,分别保藏。有些含水分较多的药物如马齿苋等,可在洗净后切断,多晒几天,才能晒干。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如五味子、女贞子、莱菔子、葶苈子、白芥子等须放在密封的瓮内;植物的茎叶或根部没有芳香性的如益母草、木贼草、夏枯草、大青叶、板蓝根、首乌藤等可放在干燥阴凉处或贮于木箱内;芳香性药物及花类如菊花、金银花、月季花等,须放在石灰瓮内,以防受潮霉烂变质。种子类药物要防虫鼠。动物药及脏器组织如蕲蛇、乌梢蛇、蜈蚣、地鳖虫、胎盘等,在烘干后,应放在贮有石灰的缸中,以保持干燥;并放在冷暗干燥的地方,以防虫蛀或腐烂。矿物药如石膏、滑石、灵磁石等可放在木箱内;但其中如芒硝、硼砂等须放在瓮内盖紧,以防受潮。剧毒药物要另行贮藏保管,防止发生事故。贮藏药物的库房须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和防虫、鼠的侵蚀;药物仍须勤加翻晒,对某些易生虫蛀或容易受潮发油的药物,如前胡羌活、独活、甘遂、当归等,必须经常检查,以防霉蛀变质。

声明:本文借鉴或引用了部分学者内容,如有版权所需,请联系作者处理。

藏曌

传承亼毉藥道,守正勤善精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com/jmsszys/5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