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阳”=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
对于出院以后复阳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如果是阳性患者,肯定就是传染源,在防控方面就要按照传染源来管理。所以发现以后就要采取严格的集中医学观察,独立进行观察,看患者病情是否发生反复。但是肺炎是一个迁延性比较长的疾病,有可能有的两三个月才可以恢复。有些老年人或者一些身体比较差的,肺炎恢复是比较慢的。目前还正在开展科学循证研究,还没有拿到一个系统科学的结论。从目前来看,一大部分人的肺部的炎症是在吸收的过程中,还不能说是达到了临床痊愈。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我们判断它可能会间歇性的存在排毒现象。广东省初步数据,14%的出院患者有“复阳”现象,对他们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并没有出现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宋轶表示:从微生物的特性来看,人感染病毒后就会产生抗体,不会具有传播性。通过我们实验室观测,发现年轻的人会在2周内产生抗体,即使出现核酸检测阳性,风险也很低,这种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传播风险越来越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回应出院患者复检核酸呈阳性:如果病人体内出现足够量的抗体,治愈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再感染,这是规律。至于肠道粪便里有残余,还会不会再传染其他人,这是我们有待观察的。据悉,国家诊疗方案对复阳和出院标准都有明确规定,要求出院以后,集中医学观察14天。如果出院患者查出有抗体,核酸检测是阴性,才可以健康走向社会。首次发现眼泪及结膜分泌物存在病毒
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传播以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这一直是科研人员关心的热点问题。
2月26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院副院长、眼科学科带头人沈晔教授团队,在《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ofMedical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工作,揭示在研究的新冠肺炎患者样本中,存在一名结膜炎患者的眼泪和结膜分泌物样本,在核酸检测中出现病毒阳性结果。
浙大科研人员从1月26日至2月9日在浙江大医院确诊的30例新冠肺炎患者,对他们的泪液和结膜分泌物混合物开展研究。
研究团队在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发现,该病人左眼具有结膜炎症,即新冠引起的红眼病,而右眼没有此症状。而在此前的了解中,该患者入院前无结膜炎。本次研究中的其他患者样品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这位患者眼部的差异性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征得同意后,我们就研究结膜炎症是否与病毒具有联系。”通过核酸检测,浙大研究人员发现患有结膜炎的左眼新冠病毒检测为阳性,而右眼则是阴性。为确保研究准确性,对两只眼睛的结膜分泌物做了三次核酸检查,结果均一致。
目前该患者通过抗病毒综合治疗,整体治愈的情况下,结膜炎症也转好,再次检测眼部病毒转阴。对于患者是如何因新冠病毒发生眼部结膜炎症的,科研人员表示仍在持续研究。
沈晔介绍,通过这项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患者左眼结膜炎与新冠病毒有关;2.存在眼部传染新冠病毒的风险;3.呼吸道可能不是新冠病毒传播的唯一途径。
沈晔表示,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提示医务人员在检查可疑病例时,除了佩戴口罩外,还需要佩戴护目镜。该研究为国家新冠病毒防控相关指南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香港确诊患者宠物狗,测出弱阳性
香港特区政府2月28日发布新闻公报,称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发言人今日(二月二十八日)表示,一只居于冠状病毒病确诊者家中的狗只对有关病毒测试呈弱阳性反应。
渔护署人员同日傍晚到大坑一住所接走有关狗只,随即送往港珠澳大桥口岸动物居留所,并从其口腔,鼻腔及肛门抽取样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测试。其中口腔及鼻腔的样本在测试中呈弱阳性反应。该狗只并无任何相关病征。
目前,该狗只已被带走隔离。
这么好看,一定要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