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逐渐变冷,最近走访市场有客户反应有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母猪体温正常采食量下降,紧接着出现体温降低,食欲废绝,等现象的增多,下面一起就这种情况分析给大家:什么是母猪低温症母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而引起母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患猪都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正常,但很快降至35℃~37℃,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废绝,精神沉郁,特别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能站立,肛门松弛、脱肛等,患猪一般无其他病史。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
一、低温症病因
多发生在严冬和春初,天气突变是其诱因,多发生于体质虚弱、农村散养的带仔或怀孕后期母猪。而在限位栏舍、水泥地面饲养,或长期饲喂营养单一生粉料、饮用冰凉水的母猪高发。
二、低温症症状
病猪突然发病,被毛粗乱,瘦弱,体温降到36℃以下,严重的可降至35℃以下,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少或废绝,卧地难起,嗜睡,强迫运动,呼吸加快,有时发喘,心跳加快,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肋骨显露,畏寒打颤,耳鼻俱凉,四肢厥冷,呼吸缓慢,结膜、口舌黏膜苍白,有时呕吐或流涎,不愿让仔猪吃乳。有的大便正常,有的大便干燥呈粒状或腹泻,尿量减少。怀孕母猪易早产、产弱仔或死胎,空怀母猪延期发情。病程一般7~10天,最后昏迷衰竭而死。
低温症常见五大问题1饲料质量问题母猪不同与普通的育肥猪,想要母猪的生产力强,必须要满足它们对营养的需求,高质量的饲料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长期给母猪喂食发霉的饲料,就很有可能导致母猪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的情况。如此一来导致母猪食欲衰退甚至是废绝,体温下降也是可以预期的。个别猪场母猪料和保育猪料用的粉碎罗底一样大,使长时间饲喂过细的饲料,引起胃炎,胃溃疡的呕吐,消瘦,体质下降造成的低温。
2温和性猪瘟感染母猪感染温和性猪瘟初期,体温升高,后期体温下降到38.5℃以下,或者初期体温升高,注射退烧制剂(安乃近,氨基比林)导致母猪体温38℃以下,持续低温。
3饲养管理不当即便给母猪喂食的饲料没有霉菌毒素,也需要考虑营养的平衡,如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营养元素搭配不合理,就有可能引起母猪机体营养热量代谢失衡。从而造成母猪体温降低的情况。除了营养平衡之外,母猪的圈舍环境也很重要。如果母猪圈舍的温度过低或者是地面长期寒冷潮湿也会导致母猪体温低于正常水平。
4母猪年龄过大一头母猪的使用年限总是有限的,一般超过七八年基本就要淘汰了。年龄过大的母猪一般产程都会比较长,在分娩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能量消耗过度甚至是大出血等情况。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不说母猪的问题,仔猪的健康往往也无法保障。
5治疗用药不当.母猪发烧的时候,很多养猪人都会基于退烧,为此不惜大剂量使用安乃近、安痛定等药物。这些药物的副作用都是很大的,因为它们会刺激母猪的温感神经,从而导致母猪机体能量代谢紊乱。此外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猪失血过多,或者药物使用不当导致母猪药物中毒等情况,也会导致母猪出现低温的症状。
防治方案1.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要营养充足搭配均衡,在饲料里添加1%植物油;保持猪圈干燥干净,做好寒冷季节的保暖
2.让怀孕母猪适当运动,根据季节和母猪体质情况,在饲料中定期适当添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等,让猪体质健康,体温恢复正常.
3.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慎重使用药物。以补液、强心、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以补气、血为主,采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对此病应早诊断并及早正确用药,如在治疗中体温仍下降,低于35℃,肛门极度松弛的病猪。治疗可按以下处方进行:
①西药疗法:每kg体重母猪用50%葡萄糖~ml、辅酶A~0IU、~mg维生素B6、维生素C2.5~4.0g,混合后一次静脉缓慢推注(注射液加热至37.5℃~39.5℃效果更好)。首选颈部肌肉注射10%安钠咖注射液,按0.4ml/kg肌肉注射,隔日1次,或10%的樟脑磺酸钠10~20ml,每天1次,连用3~4天即好。
②中药疗法:党参、黄芪、肉桂、熟附子各25g,干姜、草果、连翘、炙甘草各15g,共研成细末,用开水冲后加适量红糖,候温灌服。诸药加水0ml,火熬至ml,1次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肌肉注射三磷酸腺苷50~mg,每天1次,连续3~5天。
③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按患猪体重的大小,取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8~10ml,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2~3天。接着取红糖(也可用白糖)~g,加适量开水溶解,候温,一次灌服或让其自饮,每天2~3次,连续3~4天。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