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节气早已到来,但这两天的气温依旧居高不下。为了对抗炎热,大家免不了开空调、吃冷饮,当下是爽了,却很可能给一些传染疾病留下入侵的机会。
陕西省卫计委近日就公布了
7月份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在气温爆表的七月,
哪些传染病在兴风作浪呢?
↓↓↓
7月1日至7月31日,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19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热、炭疽、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4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死亡19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百日咳,占发病总数的91.05%。
同期,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01%。
当前酷暑难耐,应警惕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各级疾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警预测工作,加强疫情监测与分析,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查明发病原因,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高温天迟迟不走
在雨水和降温还没有到来的日子里
仍然是传染病的高发期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据西安市疾控中心历年来数据统计显示,8月肠道传染病发病处于发病高峰月份。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食传播。夏季雨量充沛,特别要注意饮水卫生安全,应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不要饮用生水或地表水,特别是农村家里有水井的更应注意,以防水源水被污染造成的疾病传播,如感染性腹泻、伤寒、副伤寒、痢疾等。
红眼病易在夏季发生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感染源很多。本病潜伏期短至数小时长至5天,一般为1-2天。
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最常见的是,手接触眼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毛巾、手帕、脸盆、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红眼病高发与持续高温、病毒繁殖迅速有关。
如果发现红眼病:
1.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共用毛巾、脸盆等。
手足口病
每年5月到10月之间,都是手足口病的多发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
预防提示:
1.接种疫苗。家长们可前往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自愿、自费接种。2.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4.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陕西省疾控中心、西安市疾控中心、第一新闻
欢迎加入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