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总会让人猝不及防......
近日,山东省卫计委发布年6月传染病疫情通报。
附件详细内容如下:
年6月山东省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甲乙丙类总计
20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20
鼠疫
0
0
霍乱
0
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0
0
艾滋病
84
7
病毒性肝炎*
2
甲型肝炎
52
0
乙型肝炎
0
丙型肝炎
0
丁型肝炎
2
0
戊型肝炎
96
1
未分型肝炎
55
1
脊髓灰质炎
0
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0
0
麻疹
30
0
流行性出血热
77
0
狂犬病
0
0
流行性乙型脑炎
3
0
登革热
1
0
炭疽
0
0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0
肺结核
11
伤寒和副伤寒
9
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0
百日咳
0
白喉
0
0
新生儿破伤风
0
0
猩红热
0
布鲁氏菌病
0
淋病
0
梅毒
0
钩端螺旋体病
0
0
血吸虫病
0
0
疟疾
22
0
人感染H7N9禽流感
0
0
丙类传染病合计
0
流行性感冒
0
流行性腮腺炎
0
风疹
10
0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0
麻风病
0
0
斑疹伤寒
9
0
黑热病
0
0
包虫病
0
0
丝虫病
0
0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0
手足口病
0
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山东省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年6月,山东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20人。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6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死亡2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猩红热、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1%。
同期,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7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9%。
夏季常见儿童传染病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而孩子们身体较为脆弱,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在夏季有哪些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一起来看看吧。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很强。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
2、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疱疹咽峡炎常见于1-7岁儿童,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季为高发季节。但其主要传播途径除了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常常会引起同游玩的孩子一同发病。除了咽峡部疱疹外,常常伴有高热、咽痛、头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等。
3、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解便常常夹杂粘液、甚至脓血,便意急切,解便后又始终觉得没有解干净,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又因为这种疾病常常会因为食物源引起,常常还可以出现幼儿园、小学班级集体发病的情况。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4、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由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常伴突发高热、恶心、意识障碍、惊厥、呕吐、嗜睡、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对乙脑最好的预防就是防蚊灭蚊,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5、传染性结膜炎
该病常常突然出现眼部烧灼感,疼痛、眼皮红肿、分泌物增多、怕光、流泪、双眼充血、甚至出现眼睑肿胀等。
传染性结膜炎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注意卫生是预防的重点。
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方法
当然夏季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流脑,水痘,风疹等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小朋友患传染病的几率:
1、常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用手揉眼,不随地吐痰,勤换衣、晒衣被,婴幼儿奶瓶定期消毒;
3、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
4、科学喂养、增强免疫力,注意合理蔬果、粗粮搭配,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以做到营养均衡;
5、随时根据天气变化穿衣,降低感冒几率;
6、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使得孩子更少出现高烧的情况;
希望大家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防范于未然永远是最好的方式。
来源:好医生
基层医生俱乐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