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眼科专业人士都知道,球结膜下出血是球结膜下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加引起的眼病,常常单眼发生。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容易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动脉硬化、糖尿病、血液病、外伤和某些传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患者。当腹内压增高,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便秘时,导致静脉压增高,可以突然引起球结膜小血管破裂而导致结膜下出血。
书中有云,球结膜下为一空腔,血液不容易局限,因此球结膜下出血会在“白眼珠”上表现为一大片变为红色。那么球结膜下出血是否需要使用药物呢?
小编在《药用对了才治病--眼科疾病合理用药问答》一书中找到的答案是:“结膜下出血一般不会有任何不适或影响视力。如果确诊是‘球结膜下出血’,就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因为球结膜下出血并没有伤口,不存在感染的风险,滴用抗细菌滴眼液不起任何作用。”
书中还提到,对于球结膜下出血可以先进行眼部冷敷,两天后热敷,每天2~3次,可以促进出血吸收。如果反复发生双眼出血,应当除外血液病。当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时,也有大片球结膜下出血,但同时有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的症状,并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与单纯的球结膜下出血容易区别。
好了,本期就和您分享这么多,如有兴趣可浏览上期话题“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滴用滴眼液时当医师处方和说明书不一致怎么办?”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苏孜阿普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