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扫帚分类
扫帚特点
扫帚用途
扫帚优势
扫帚介绍
扫帚发展

散文在新兵连的那个冬天作家荟原创文学

文/何毅

那年冬,我入伍来到了吉林通化。

零下十几度的室外训练,一周才能吃上一顿米饭,吃个豆腐算是“打牙祭”……新兵连的生活对我们南方人来说,就两个字——很苦,而记忆最深的就是下雪和帮厨了。

下雪天是不训练的。我们住在低矮的平房里,窗户里外都用厚厚的薄膜封闭了,暖气杠杠的。大家坐在暖烘烘的屋里,难得地放松下来,拿着学习笔记本,人却魂游千里之外,别提多惬意了。

“各班组织扫雪了”的哨声响起,大伙立马带上工具冲出门。用推雪板推,用竹扫帚扫。

如果积雪太厚,那得把床板卸下来,两端绑上背包绳,前面的人拽着绳子往前拉,后面的人扶着床板往前推,白白的积雪就像大海泛起的浪花向前涌动。用力过猛或脚下一滑,就会在雪地里摔成一团,就像躺在软软的棉花堆里,冰冰凉磨蹭着你的脸,再嘬上几小口,淡淡的,透心凉。

此时,平日不苟言笑的班长对我们的嬉笑打闹总是视而不见。

屋檐下、路边堆起的积雪像叠好的被子,堆放得方方正正。等过上几个小时,积雪一上冻,我们还得再用铁锹把积雪大块大块地装上翻斗汽车,拉出营区去倒掉,要不然一个冬天下来,营区就会被积雪淹没。

在前不挨店后不挨村的山沟里,一天除了训练场、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外,没有其他的室外活动,更不用说什么体育运动了,归根结底,天气实在太冷了。

不过,我们还是喜欢扫雪这样能自由活动的时候。

新训不久,才从班长口里得知,我们是工程兵。这就意味着下连后,就得去施工一线,提灰桶、搬砖什么的,当三年兵回家,顶多也就是个泥瓦匠。

当时接兵的干部说得也不错,部队是有很多专业,比如汽车兵、通信兵等等,只不过美好的愿景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从拿到入伍通知书那时起,我们是工程兵的事实就无法改变。

那时,我们工兵营有3个施工连和1个机械连,唯一的“念想”,就是能分到机械连,在那可以学到开装载机、挖掘机这样的技术,复原回家也好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当然,在我们看来更重要的是,操作机械跟在工地当小工相比,那活可是要轻松很多。

有班长私下讲,想去机械连,帮厨是一个“途径”。他的逻辑是:你去帮厨,那表现就好啊,领导对你印象就深了,或许就把你留下了……而我们正好就在机械连食堂就餐。

“帮厨”就是利用饭后到训练前的有限时间,去炊事班洗洗锅盆、打扫卫生,也是做好人好事。

开始,帮厨的战友很多,饭堂里用来表扬的小黑板都写不下人名了,但慢慢地,帮厨的越来越来少了。

大伙似乎很清楚,这不是一条“捷径”,因为谁也不知道分到机械连,跟个人的表现,亦或“好心”班长建议的帮厨到底有大的关系。

离家千里的惆怅,高考落榜后的失落,入伍前后的心理落差……这一切的彷徨和愁闷,似乎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被无形地放大。

这些在给母亲的信里,是一个字都没有提的。我只有把诸如每天吃的咸菜说成是“大鱼大肉”、把5公里越野跑了第一、个人表现好得到了表扬这类的事告诉她。因为我渐渐明白了一个人要有的担当,不能让母亲为我担忧。

在厨房打扫卫生,大头皮鞋、裤边很容易溅上水,这样,一到了寒冷的室外,鞋面、裤边很快会冻结成小块的褶皱,穿着很不舒服、也不雅观。

排长也多次劝我说,小何,你的表现大家都看到了,不要天天去帮厨了。但是我没听进去,当时只想着做一件事情就要有始有终,能不能分到机械连已不那么重要了。

饭堂黑板上很长时间就剩下我一个人的名字,直至新兵下连的前一天。

谁知道,我真分到了机械连,同去的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一般的战友。我们是革命工作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懂得了这个道理。

我不清楚,能分到机械连跟帮厨到底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跟帮厨确实有关系的,那就是我一到机械连,就被挑选去了炊事班。虽然机械操作没学上,但熟悉工作环境,有熟悉的班长们,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后来,我在东北又度过了两个冬天,但总觉得新兵连度过的那个冬天最冷,那时候的彷徨和愁闷就像厚厚的积雪一样覆盖在心上,压抑着我,不能自已。若不是像帮厨那般坚持到底,只怕就会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迷失自己,怎么能等到冰雪消融的春天?

再后来,20多年的军旅生活一晃也就这么过去了。也曾去想过新训三个月对我后来成长的影响,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那个寒冷冬天的历练,或许就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锦鲤”。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com/jmsszys/11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