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扫帚分类
扫帚特点
扫帚用途
扫帚优势
扫帚介绍
扫帚发展

教育孩子如何不踩坑学习和阅读习惯如何培养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庭头等大事。有人在单位是领导,是干部,是管理几千人的老总。但在家里,面对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就变得束手无策、抓耳挠腮,甚至几度崩溃。现在二孩难生、出生率降低,年轻人不愿意生育,一部分原因也和教育问题相关。教育孩子真的不那么容易、轻松。在孩子18年的成长经历中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用一成不变的统一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显然是不恰当,也是不合实际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不能按照工厂里标准化的流程去生产。所以,在教育里学的是智慧,而非统一方法。

首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这一点是很多家长最容易犯的毛病。自己没有考上某所中意的名校,就要孩子去考。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就要孩子去实现;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就要孩子去完成……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孩子不是你,更不是你的翻版,他只是你在一次欢愉之后制造出来的“副产品”。他和你有的只是血缘关系,而非附属关系。所以,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吧,可以是类似朋友、同事一样的关系。对待同事,你会大喊大叫、歇斯底里吗?

其次,不要跟风、攀比、效仿或者人云亦云。人家学美术就去学美术;人家学钢琴就去报名;说编程好就去学编程。这是几乎所有“妈妈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我接触的孩子或者家长,99.99%都是妈妈主张学这些,给孩子报辅导班、特长班的是妈妈,接送孩子上这些课的也是妈妈。也就是说,妈妈更容易焦虑,更容易被外界所左右。报什么特长班,应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天赋和喜好去报。要知道,艺术这东西和勤奋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天赋”。如果家里三代都没有一点“艺术细胞”,那根本没戏。你学艺术就是白“糟蹋钱”。

最后,不要死盯学习成绩,要有“长远眼光”和“长远规划”。

孩子有早开化,晚开化之分。尤其男孩,普遍开化晚。要比同龄女孩晚三四年。所以,你经常会看到很多男孩子到了高中还在玩,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但一旦男孩子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明白了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把握,那孩子就像“开挂”了一样,所向披靡,无坚不摧。

每个家长都是自孩子一出生起就觉得孩子了不起,聪明绝顶,x岁就会背多少古诗、识多少字等等,觉得自己生了一个天才,他\她就是一清北的料。尤其上了小学,一二年级,你看吧,门门功课都是满分,都是双百,这更加坚定了信心。但用不了几年,你就会发现,孩子上了三四年级,四五年级怎么就不行了呢?成绩一落千丈,数学也只能得个七八十分。这时候,你就会慢慢接受现实,大多数孩子都会“泯然众人矣”!

小学成绩,尤其一二年级,很有欺骗性。一是在学前班提前学过,而是题目简单,如果孩子爱一二年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高年级掉队是必然结果。

问题一:学龄前要不要“超前学”?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而定。因为,我见过零基础上学,刚开始很费劲,妈妈每天晚上都要辅导,督促、检查作业,但第二学期之后,孩子逐渐适应,成绩稳步上升,到四五年级居然成了学霸;也有在学前班把一二年级知识都学一遍的,在一二年级成绩相当好,但三年级之后,成绩立马滑坡,甚至一落千丈的。所以,要看孩子的接受能力和专注力如何?这两方面都好的孩子,不需要提前学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只需要培养阅读就可以。也就是,多给孩子读绘本,在读书过程中教会孩子一些简单汉字就可以。因为识字能力关乎孩子的“学习力”。会认字,自己才能看书、阅读。尤其是一年级课本,上来直接就是汉字,如果没有识字基础,很难跟上。

如果觉得孩子接受能力不强,就是俗话说的“有点笨”。那就需要提前学习拼音和识字,还有书写。数学也要掌握20以内加减法,孩子才能跟得上一年级的“进度”。

问题二:小学注重培养什么?

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阅读习惯。

这两个习惯,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持之以恒,才能“习惯成自然”。

首先,要明确“学习习惯”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预习、听课、复习”这三点。

在上课前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提前看一遍,做到心里有数。哪块自己不懂,哪块需要上课重点去听……把这些整清楚了,预习就算完成。第二天听课时,着重听自己不明白,不懂的地方,这就是“认真听讲”。在回家做作业之前,一定要先复习,把当天学习内容看一遍,再去做作业,才是正确做法。这个过程就是复习。如果发现,某处还是掌握的不好,那就拿出习题卷,找到那部分内容,再练习一下就OK了。

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点难,需要家长的“以身作则”和付出时间与精力。

阅读习惯的培养最佳时期是“学龄前”。这个时期,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求知”,他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亲子阅读”。坐在妈妈的怀抱里,看着一本自己最爱的童话书,想想是不是特别美好?

学龄前对童书和绘本产生兴趣之后,一二年级,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渴望读更大、更厚,内容更丰富的书籍,于是,家长的顺势引导,陪伴阅读,就更加有效。

如果你躺在沙发或者床上玩手机,孩子会喜欢读书吗?短视频丰富的色彩、搞笑的内容更加吸引孩子。手机比读书有趣多了。所以,好的环境,是孩子爱学习的必要条件。晚上,大人放下手机,坐在孩子边上,看着孩子写作业。之后,一起坐在沙发上,你看你喜欢的,他看他喜欢的,这样温馨的场面,孩子如果不爱学习,不爱阅读,岂不怪哉!

所以说,还是那句老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问题三: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如果孩子不爱学习,就带他看看清晨3、4点钟的城市。环卫工人拿着大扫帚在一下一下清扫街道;早点摊前已经炉火通明;出租车往来穿梭;卖菜的小商贩拉着第一车蔬菜在路边吆喝……这些人的生活,孩子从来没有想过,没有见过……

假期领孩子去心怡的大学转转,看看美丽的校园、宽敞的图书馆、整洁的食堂;去大城市看一看,北京、上海、广州……

目标有了,学习才会有动力。

#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com/jmssztz/1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