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潍坊市坊子区前曹村村民刘洪恩仍像往常一样在家忙着赶制扫帚
搜图编辑不一会的功夫,一把把的扫帚就堆满了各个角落。
搜图编辑据了解,刘洪恩从事扫帚制作的的生意已经有30几年的时间了,原本的“老手艺”成了他发家致富的看家本领。据刘洪恩本人介绍到,他制作的扫帚供不应求,自己家一年的收入在17、18万元左右。
搜图编辑前曹村像刘洪恩一样做扫帚加工的共有70多户人家,为了避免恶性竞争,村里还专门成了了合作社,大家伙一起抱团取暖,实现共同发展。
搜图编辑村里的合作社从上饶、安吉、苏杭一代采购毛竹,然后选出粗细均匀,色泽鲜艳,长短适中的枝条用以加工扫帚。
搜图编辑并且要求加工户必须选用细贴条逐绺捆绑,来保证扫帚结实、美观、耐用。
搜图编辑在这样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接单,统一进行销售的规模化生产,让村民们成为了最大受益者。
搜图编辑据前曹村扫帚加工合作社的理事长刘法斌介绍到,每个加工户两口子每天在家里可以做-把扫帚,把所有的工钱去了以后,平均每人每天能赚元。
搜图编辑现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又把扫帚卖到了网上,实现了线上线下“齐开花”
搜图编辑现如今前曹村每年生产扫帚可以突破万把,年产值也超过了万元。真是一把小扫帚开辟了村民们的致富路。
搜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