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感染
结膜色素痣治疗
结膜色素痣饮食
结膜色素痣医院
结膜色素痣用药
结膜色素痣特征

色素痣黑痣会引起恶性肿瘤吗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91234.html

一、黑色素细胞痣

黑色素细胞痣是人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简称痣。多数于出生后第2~6年出现,进展缓慢,无自觉症状,病情稳定,正常人体表平均存在15~20颗,多位于头颈和躯干部。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由黑色素细胞形成巢状排列。根据黑色素细胞巢在皮肤组织层次上的分布可分为交界痣、皮内痣、混合痣。①交界痣:病灶分布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是黑痣的早期发育阶段病灶,多于婴幼儿或儿童期出现,。表现为境界清晰、淡棕色或黑色的斑块或轻度隆起于皮面的丘疹,圆形或椭圆形,光滑无毛发,多发生于手掌、足趾及外阴部等,直径多在0.6~0.8cm之内。细胞增生活跃,有潜在恶变的可能。②皮内痣:成年人最常见的色素痣,始于真皮内。多位于头颈部,表现为半球形褐色或肉色的隆起肿物,表面光滑可有毛发,直径多在1.0cm之内。皮内痣性质稳定一般不恶变。③混合痣:是交界痣向皮内痣演变的过渡表现,多见于中青年,隆起皮面,褐色或黑色的丘疹,四周色素呈弥漫性减淡,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总之,交界痣、混合痣及皮内痣可以是同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年轻时一般是交界痣,随着年龄增长,黑色素细胞逐渐成熟,由表皮进入真皮而成为混合痣,最后黑色素细胞巢完全进入真皮内,成为皮内痣。后天性黑色素细胞痣的癌变概率极小。由于黑痣发生在面部或暴露部位时影响美观,有些病灶过大、色泽过深,可能长有毛发,且为了预防我恶变,通常需要治疗。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激光、电解、电烙、化学烧灼法等。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直径<3mm、浅表、诊断明确的痣。对于直径3mm的痣,建议采用梭形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如果痣面积比较大可分次切除,或选择植皮、皮瓣覆盖创面。

二、与黑痣“貌合神离”的恶性肿瘤

1.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癌,是常发生在有毛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件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主要由间质依赖性多能基底样细胞组成,其恶性度低,病灶局限,生长缓慢,极少转移;好发于头皮、面颈部等暴露部位,好发人群为户外工作者。

基底细胞癌早期多无炎症反应,后期可逐渐发展为结节溃疡型、色素型、硬化型、浅表型,其中以结节溃疡型最为常见。

根据基底细胞癌的大小、部位等情况,可选择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外科治疗强调彻底切除。但彻底切除的标准因不同的分型而异。如结节溃疡型比较局限、侵袭力低、边界清,切除范围可局限在病灶周围4~5mm的正常组织内;浅表型侵袭更浅,一般切除不必过深。硬化型因侵袭深而范围广,边界不清,放疗不敏感,因此仅适合手术治疗。治疗以扩大范围切除为原则,切除的周边扩大到正常组织的1cm以上,深度达深筋膜,局部缺损用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2.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通常称为鳞癌,是一种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朊细胞的恶性肿瘤。鳞癌的发病率因环境和种族而异,我国鳞癌的男女发生比例大约为1.5:1~2.2:1,好发年龄为50~60岁,40岁以下的患者较少见。鳞癌可发生于皮肤或粘膜,以头皮、面、颈和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但其他部位也均可能发生鳞癌往往是在慢性溃疡、反射性皮炎、红斑狼疮等皮肤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鳞癌的治疗应结合部位、体积、浸润范围、深度、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病程的长短和年龄、全身情况等综合选择。治疗方式可分为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切除是鳞癌的首选治疗,其优点是创面愈合快。切除的范围应局限在病灶周围0.5~2.0cm的正常组织内,深度以能广泛彻底切除为度。切除的标本应作病理检查。放射治疗包括Ⅹ线和γ射线治疗,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或发生于手术有困难的特殊部位的患者,以及已出现软骨或骨骼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尤以下肢、会阴部为最好发。其占体表恶性肿瘤的7%~20%,次于鳞癌与基底细胞癌,居第三位。恶黑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与老年人,青少年发病者少,儿童则更罕见。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黑多发生于老年人,其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起源于黑色素痣的多见于年轻人,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发生转移较早。早期诊断是恶黑治愈的关键。恶黑的早期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损害,或原有的黑痣于近期内扩大、色素加深。随着病灶的增大,损害隆起呈斑块或结节状,也可呈菜花状,表面易破溃、出血,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晕或色素脱失晕。如在皮下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如向周围扩散时尚可出现卫星状损害。绝大部分患者的原发灶为单发损害,但约有1.28%者为多发病灶,对此类病灶,应考虑到转移癌的可能性。恶黑的恶性程度较高,易于转移,预后不良。因此进行根治手术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原发灶的切除范围,应根据部位、浸润与转移情况分期及类型而定。一般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的切除,以病灶周围1.5~3.0cm为度,深度应达到深筋膜。如果没有转移的证据,但具有转移危险者,可通过手术结合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及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对待“色素痣”也不能掉以轻心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最佳选择

-End-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com/jmsszgr/7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