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来了秋分节气。“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
进入秋分,阳气渐衰,阴气渐长渐旺。此时,人们应当顺应规律,收敛阳气,滋养阴气(精)。那么,饮食起居运动该如何调整?下面佛山市中医营养科副主任潘永主任中医师为大家介绍。
清淡饮食,雨水天少吃水果
秋分时节,潘永建议,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食辣椒、油腻煎炸或太咸的食物,每天的饮食应以米饭为主,蔬菜的量少于饭量,肉类一天不超过2两,加食鸡蛋牛奶,每餐八分饱为宜。
雨水多时,少吃水果,尤其是一些体质弱、脾胃差的市民更加要慎食。秋燥较重时,皮肤干燥,此时可适当吃点时令水果,但一天的量不宜超过g(约2个鸡蛋重量),且最好分开上、下午餐间吃。
秋
分
食
疗
胃火重的人,可以煲麦冬石斛炖瘦肉汤、或润燥养胃的冰糖炖银耳莲子百合、冰糖炖陈皮雪梨,但注意不宜过甜。
肝火旺的人,可以用夏枯草炖猪横脷(猪胰脏),或独脚金炖牛肝。其中,夏枯草选带根的效果更好些,尤其是天气热,很多人晚上睡不好,可以用夏枯草全草煲汤或者煲水喝。
脾虚湿盛的人,可以饮用白术陈皮瘦肉炖汤。
蜂蜜润燥,早起和午睡后饮用正好
干燥的秋季,喝杯甘甜的蜂蜜水也是不错的选择。潘永介绍,蜂蜜性平,味甘,入脾经、肺经、大肠经,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虚咳嗽,燥咳咽干,肠燥便秘的人服用。
不过他也提醒,蜂蜜作为一种添加糖的来源,吃多了会增加脾胃负担也会增加龋齿、超重和肥胖的风险,都需要控制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额外的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即成人每天摄入蜂蜜不要超过一汤匙,儿童应减半。每天早晨和午睡之后喝上一杯蜂蜜水,最为适合。
选购蜂蜜时,最好选择名牌大厂或经行业组织认证的蜂蜜产品。不过家长要特别注意,一岁以下的婴儿不宜进食蜂蜜。
入夜后不宜运动出汗
秋天的运动要注意时间与度的掌握。潘永指出,太阳下山人体气门关闭后,便不适宜运动出汗,因此建议市民最好选择早上或傍晚运动,且时间不宜过长。此外,晚上早睡,对于养阴养血,特别是养肝很重要,建议十一点钟前入睡。“获知正确的养生知识,心胸开阔容万物,管好嘴,约束好行为,从各方面管理好自己,身体才会健康,这就是养生之道。”潘永说道。相
关
链
接
秋分贴
为应对儿童在不同时节容易频发呼吸系统(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哮喘等)、消化系统(如呕吐、腹泻、腹痛等)等相关疾病,医院儿科根据节气的气候特点及儿童的体质特点,选取不同中药材研制成膏(春分膏、夏至膏、秋分膏、冬至膏),选择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段,对儿童进行体质辨识、辨证取穴,采用与该节气相应的膏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调理体质的目的。现秋分将至,天气转凉,“秋分贴”如约来报到啦!
贴药时间:
年9月22日(星期二)至年9月28日(星期一)
上午:08:00~12:00
下午:14:30~17:30
贴药地点:医院1号楼3楼儿科治疗室
-
点击此处了解秋分贴更多内容
专家简介:
潘永主任中医师,营养科副主任。担任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常委,佛山市医学会营养学分会常委,佛山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进行辨证施膳,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如中药调理、中医药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饮食治疗、益生菌疗法、穴位艾灸等,以改善身体机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以预防和延缓慢性疾病的发展。诊疗范围包括慢性疾病需要调理者、特殊时期人群、亚健康人群,中西医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各种原因导致的营养不良的调理。
看营养门诊前建议提前三天做一个饮食记录,包括进食种类、量、地点、时间,并带上最近一年的体检报告、检查单以及病历,梳理一下自己的不适症状以及疑惑。
开诊时间:周一、三下午
开诊地点:1号楼四楼营养科门诊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专家挂号页面
-END-
市纪委监委原创普纪普法警示教育小视频:
收钱才办事?专项整治来了!
点我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