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非洲东部,有四个小岛被印度洋环抱,岛上的人们称这里为月亮之国——科摩罗。这个小小的非洲岛国毫无工业基础,农业和渔业的底子也很薄弱。科摩罗群岛属湿热海洋性气候,全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上海建工承建的援科摩罗莫罗尼体育场就坐落在其中的大科岛上,它的面积与上海的崇明岛大致相当。
在完成肯尼亚项目工作后,我来到了这里。同是非洲国家,科摩罗给我的感觉却更小,更慢,更落后,时间仿佛在岛上凝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里似乎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上海建工来了,一切都在悄然改变。我们远渡重洋,赴时光千年之约,将在这里创造“中国建造”的辉煌。
年,科摩罗开始了全国水电管网的改造,直到年,改造工程的推进仍然受制于政府资金的严重短缺,这就意味着用水用电的问题会伴随整个项目实施过程。项目部在前期临设搭建阶段,就预见性地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在两个蓄水池内,通过过滤、净化之后,满足生活、生产用水的需求。用电问题,我们就靠柴油发电机来解决。在克服了这两大难题后,援科摩罗莫罗尼体育场项目在年10月16日正式开工了。
援科摩罗莫罗尼体育场项目航拍图
项目部进驻之前,大科岛上的中国人还不到一百个。随着项目推进,用工高峰时有近80位中方员工参与建设。我国驻科使馆经商处对项目中国人数表示担忧,因为岛上蔬菜、食品供应有限,一旦进入雨季后,菜价更是猛涨三至五倍,还经常发生断供现象,同时,岛上其他中国人也担心生活受到影响。
项目部赵春恺经理组织专项会议,商讨对策。有人说每周一次去别的岛上采购,有人说让马达加斯加的农民将蔬菜晒干后运到大科岛来,最终,我们决定开辟一块自留地,自己种植,自给自足!
绿色爬满了支架
科摩罗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土壤稀缺,我们只能从远处的山里拉来泥土,从养鸡场收集鸡粪作肥料,从国内带来各种蔬菜种子。没过多久,种子发芽了,多平米的土地上,一株株嫩绿破土而出,带着我们热切的期望,青菜一垄垄的长势喜人,豆角也挂满了支架,最让人惊叹的是,我们种出了又大又甜的西瓜!项目上的科摩罗员工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了书本以外的真的西瓜!后来,我们的菜园不仅能够满足项目后勤的日常需求,还能把多余的菜经常送给使馆经商处和其他中资企业品尝,经商处为此写了专题报道,赞扬上海建工在大科岛上成功开辟了绿洲,科摩罗农业部还多次组织专家到项目部考察学习种植经验。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季风季节里,有时风浪大到船只无法靠港,给项目材料供应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受影响最大是柴油和水泥的供应。项目部提前采购了一个10吨的柴油罐,季风季节里,街道上到处是通宵排队等待加油的汽车,而我们提前做好了柴油存储准备,每次都能平稳度过危机,确保施工机械正常使用。水泥因为有保质期的缘故,拉法基的供货商也因为库存耗尽,无法保证供应。第一次遇到水泥供应短缺时,项目部就启动了应急预案,团支部青年分成两组,一组在采购的带领下与其他供货商取得联系,洽谈应急采购事宜,另一组跟随翻译和当地员工一起,走亲访友,收集当地私人住宅施工中的水泥。有了第一次经验后,每当收到大风预警,我们都会提前扩大水泥库存,确保进度不受影响。
体育场东看台基础回填压实
科摩罗全国信奉伊斯兰教,文化习俗的差异也给项目实施带来了很多不便,首当其冲的就是每年一度的“哈马当”——斋月。在斋月里,太阳升起直到落下的这段时间内,穆斯林是不可以喝水和进食的,如此一来,当地工人白天就没有力气干活了。为此,项目部会同业主方和工人代表一起商讨对策,灵活调整了工人的工作时间,把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与业主代表合影
年底,项目通过了我国商务部组织的中期验收,施工质量被评定为“优良”。因此,我们满怀信心,力争在年末完成项目竣工交付,这将比合同工期提前整整一年!
项目青年合影
建工基因已融入骨血,建工精神正召我前行!上海建工海外人凭借集体智慧在与现实的摩擦中不断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困难都只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垫脚石。项目生活充满苦辣酸甜,工程背后有无数难忘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岁月冲洗后,终将成为心灵潜藏的珍贵记忆。
援科摩罗莫罗尼体育场项目青年突击队
供稿:秦家祥
录音:张煜琦
上建海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