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感染
结膜色素痣治疗
结膜色素痣饮食
结膜色素痣医院
结膜色素痣用药
结膜色素痣特征

惟视资讯疗效提高十倍一一化学伤角膜移

编者按

眼部严重化学烧伤后,会出现睑球粘连、角膜结膜化、角膜新生血管等病理变化,需要依靠角膜移植来恢复患者的视力,而此种角膜移植治疗的预后一般较差。其中,角膜新生血管是造成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角膜移植手术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彻底切除侵及角膜以及外周的一些新生血管,但即便如此,角膜移植后仍然难以回避的一个难题是:移植后依旧会长角膜新生血管,从而影响角膜透明度并且降低移植角膜的存活率。

近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专家团队发表在Cornea上的一篇文章把抗VEGF老药贝伐单抗从眼底病大夫的弹药库里推到了前节大夫的手中,用于辅助化学烧伤后的角膜移植手术,到底效果如何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贝伐单抗老药新用

对化学烧伤后角膜移植疗效如何?

这是一项前瞻性非随机性对照研究,共纳入了眼部严重化学烧伤的病人39名。所有患者接受同一医生完成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彻底切除角膜新生血管及中央不透明基质。术后所有患者进行局部免疫抑制剂以及局部地塞米松治疗。随访过程中记录是否有新生血管侵入角膜以及角膜植片的存活率(植片存活判定条件为植片保持透明状态;移植失败判定条件为植片混浊伴随角膜新生血管生长)。

实验组(26例):术后角膜植片上皮化后(均在2周以内),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10mg。

对照组(13例):术后正常随访,未予注射贝伐单抗治疗。

实验结果:

1)贝伐单抗有效延长植片存活时间

实验组角膜植片存活率及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平均18.7个月时,实验组仍有19例患者角膜植片存活(73.1%存活率);而对照组在单纯接受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治疗下,术后平均5.5个月时,所有植片均混浊,出现新生血管,角膜移植失败(0%植片存活率)。

同时通过生存分析显示,实验组累积植片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42.9月vs4.8月)。

2)贝伐单抗对角膜新生血管再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但能阻止其向角膜中央侵袭

至随访结束时,实验组26例患眼最终共有4例患眼保持透明且无新生血管生长;2例患眼因发生眼内炎出现角膜混浊,但无角膜新生血管;15例患眼角膜保持透明,虽有新生血管但仅生长在角膜移植边缘处;而仅5例患眼出现角膜混浊伴随新生血管生长。

对照组(13例)半年时只有4只眼角膜中心保持透明但可见周围CNV,而至随访结束时,所有移植角膜均变得不透明并且长入新生血管。

图.来自实验组的一名患者,角膜移植术后接受贝伐单抗治疗,19个月后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没有新生血管。

图.来自实验组的一名患者,随访结束时角膜保持透明,新生血管仅生长在角膜移植部位

图.来自对照组的一名患者,角膜移植后仅采取局部免疫抑制剂与激素治疗,术后4个月时,新生血管长入角膜,角膜不透明。

3)需警惕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可能与角膜上皮缺损有关

实验组有9例患眼在注射贝伐单抗后3个月内出现角膜上皮缺损,经人工泪液及绷带镜治疗后可治愈。但因为部分患者存在眼睑异常问题(倒睫或睑内翻等),尚不能确定上皮缺损是否为抗VEGF药物引起的。

图.来自实验组的一名患者出现角膜上皮缺损

小结对于眼部严重化学烧伤,角膜移植术后仅靠常规治疗(局部免疫抑制剂+局部激素)显然不能抑制术后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移植术后早期采用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对抑制新生血管的再生长具有一定作用,同时能够阻止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向角膜中央侵袭,从而提高植片的存活率及存活时长。但需注意在抗VEGF药物注射后,应严密监控角膜上皮的情况,尤其对于伴眼睑异常的患者。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com/jmsszgr/5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