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四院具有卓越专科的国际医学中心
ZJU4HInternationalMedicalCenterofExcellence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痣”
医院点“痣”,
结果发现是活虫附身;
医院点“痣”,
却发现了癌症晚期...
痣,几乎每个人都有
什么样的痣需要去除?
什么样的痣有威胁我们的健康呢?
本期科普邀请
浙大四院皮肤科主任刘伦飞
为大家带来细致的解答
突然长出黑“痣”
竟然是虫子附身
上个月,小贾眼皮上“长”了一颗黑痣
爱美的她准备来到了浙大四院皮肤科
想请医生给她祛痣
(图片来自网络)
“医生,我这颗痣突然就长这么大了,
怪吓人的~~~”
小贾的吐槽引起了医生的注意
在放大镜下一看,
浙大四院皮肤科主任刘伦飞发现了端倪。
这根不是黑痣,
而是是一条虫,活的!
刘伦飞主任回忆说,当时自己也吓了一跳,在放大镜下,这颗“黑痣”居然有几只脚在动。
在皮肤镜下放大N倍
可以清晰看到虫子的真身
这时,小贾惊醒,这极有可能是前些日子去山里“惹”上身的。经过一番努力,刘伦飞主任用镊子成功将这个小黑虫取了下来。
到底是什么虫子呢?记者拿着照片去咨询了疾控部门,也没有得到答案。
浙大四院皮肤科主任刘伦飞:
虫子太小,附着在眼皮上,患者本身没有任何感觉和症状。
但是虫子的“口器”扎进患者的皮肤里了,可能会导致皮肤病甚至是传染病的发生。幸运的是,小贾没有发现相关异常。
他们都因为一颗痣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浙大四院皮肤科刘伦飞主任介绍,
生活中黑色素瘤并不算很少见,
也有不少案例能够给我们敲醒警钟。
上图是一位60岁的大伯,右小脚指头有一个黑斑,但是他一直没有注意。
后来这个大黑痣逐渐长大,出现溃疡、腐烂,等到他再来就诊,发现是恶性黑色素瘤。而且恶性程度很高,最后小指不得不面临截肢。
这个看起来相貌平平的黑痣,长在一位43岁的男性患者身上。不足一厘米的黑痣,在他看来也没什么。
在妻子医院切除,术后切片发现已经恶变,属于黑色素瘤。
浙大四院皮肤科主任刘伦飞介绍,黑色素瘤会常常很快发生转移,甚至可以导致快速死亡。
这样的病例他曾经亲身经历。
很多年前,有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来医院就诊时头上长了小痘包,切片后病理检查发现是黑色素瘤。
可这个脓包根本不是黑色的,也不是痣啊。最终,这位女士回忆,她年轻时曾经在腋下部位点过一颗大黑痣。
后来三四个月,这位女士不幸离去,病情发展非常快速。
关于恶性黑色素瘤
刘伦飞主任介绍,恶性黑色素瘤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
在中国,恶黑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二。转移性恶黑患者生存率在百分之十以下,有些发病患者短短数月就离开人世。
哪些部位的痣需要注意?
长在比如头皮、脚底等容易摩擦的部位的痣要注意了,因为痣经过刺激容易发生恶变。
痣是否容易向黑色素瘤转变,主要看以下4点特征:
第一,看痣的大小。大小超过6毫米的,医院请医生查看是否需要处理了。
第二,看痣的形态规不规整。如果外围是锯齿状的或者星星点点的形态,这种不规整的痣要考虑处理。
第三,痣的色素是不是均匀。有的痣局部特别黑,局部特别浅,要格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