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入路下眼睑眼袋手术的优点是恢复快且并发症低,常规的方法依靠去除脂肪来重塑下睑外形,现介绍使用结膜入路及下睑大范围松解的成形手术方法来改善中面部的衰老外观。
方法:通过结膜入路,进入眶隔前间隙,去除多余的脂肪组织。在内侧,充分松解眼轮匝肌眼部的起点处、泪沟韧带、眼轮匝肌的眶部,使得该间隙与上颌前间隙相通。在外侧,松解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将剥离延伸到颧骨前区域,将去除的脂肪移植到松解的泪沟处以矫正畸形。如果患者上颌骨凹陷严重,同时从身体其他部位获取并移植脂肪。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患者满意度高,再次修复的概率为2%,并发症少。没有出现角膜坏死,长期肿胀,下睑退缩或者外翻。结论:经结膜入路并进行扩大范围松解的下睑眼袋术是处理患者眼袋和泪沟畸形的有效和重要方法。
内容精选:
1简介
1.1为什么使用结膜入路?
(1)减少对于眶隔前肌肉和皮肤的损伤,避免外翻畸形的形成;
(2)处理眼睑脸颊交界和泪沟处的畸形;
(3)充分去除下睑脂肪。
1.2为什么使用扩大范围的剥离和松解方法
(1)可以到达眶下缘,纠正泪沟和上颌退缩等问题;
(2)根据最近中面部解剖研究,特别是对于泪沟韧带和上颌前间隙的研究,经结膜入路可以清晰的进入中面部,松解泪沟韧带对皮肤的牵扯是手术的关键。
1.3适应症:
(1)年轻患者;
(2)眼袋膨出明显;
(3)轻中度的泪沟畸形;
(4)皮肤多余不明显;
(5)眶部空虚不严重。
2手术方法
2.1标记眼袋部位及手术范围
2.2麻醉
(1)角膜麻醉;
(2)角膜润滑;
(3)局部浸润麻醉:10ml1%罗哌卡因,10ml1%利多卡因,0.25mlof1:肾上腺素每一侧3ml。
2.3去除脂肪(详见视频[文献35,36])
(1)切口位置:睑板下方3mm;
(2)切口长度:15mm;
(3)进入眶隔前层次;
(4)打开眶隔并去除脂肪。
2.4准确找到眶隔前层次,广泛松解,并行脂肪移植
(1)使用棉签钝性剥离形成层次;
(2)眼轮匝肌眼部的标志:紧贴弓状缘的远端;
(3)依次松解眼轮匝肌的眼部,泪沟韧带和眼轮匝肌的眶部;
(4)终点:看见上唇提肌;
(5)向外侧继续松解眼轮匝肌的支持韧带;
(6)将眶隔内去除脂肪折叠缝合,游离移植于泪沟处,并用拉力胶固定。
3结果
3.1随访时间:平均10月(5到38个月)。
3.2手术时间:42分钟。
3.3再次手术概率:5%。
3.4并发症
(1)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9%术后觉得脂肪去除过少。
弓状缘TTL
4示意图片
4.1经结膜入路,暴露泪沟韧带
视野中可见眼轮匝肌的眼部(内侧)和泪沟韧带(中间),眼轮匝肌的眶部(外侧)。当见到上唇提肌的肌肉纤维的时候,说明已经进入上颌前间隙。这说明泪沟韧带已经完全松解。OriginoftheOO,眼轮匝肌起始部;ArcusMarginalis,弓状缘;TTL,泪沟韧带;LLS,上唇提肌。
泪沟韧带LLS
上唇提肌
4.2局部解剖
根据文中所述方法进行解剖,将下睑纵行和皮肤分开,暴露解剖结构。当见到上唇提肌的肌肉纤维的时,说明已经进入上颌前间隙。钳子夹持部位为泪沟韧带。OO,眼轮匝肌;InferiorOblique,下斜肌。MedialFatPad,内侧脂肪垫;Tarsus睑板;PalpebralpartofOO,眼轮匝肌眼部;TTL泪沟韧带;LLS,上唇提肌;OrbitalpartoftheOO,眼轮匝肌的眶部。
4.3横断面解剖
横断面图片显示中面部的结构及支持韧带。泪沟韧带将眶隔前间隙和上颌前间隙分开。
4.4解剖及剥离的路径
4.5手术最终效果示意图
4.6典型病例1
31岁女性患者有明显的眼袋和泪沟。使用文中手术方法。图为术前术后1年照片。
4.7典型病例2
40岁女性患者,疲劳面容。手术中,松解泪沟韧带并且重新分布脂肪。图为术前术后1年照片。
4.8典型病例3
男性患者,44岁,眶周均出现衰老表现。根据文中描述方法进行手术。右侧,去除内侧和中间脂肪团。左侧,去除三个脂肪间隙的脂肪团。松解泪沟韧带和支持韧带,在韧带下移植游离的脂肪团。同时行上眼睑整形术。图为术前术后1年照片。
4.9典型病例4
61岁男性患者,可见眼袋明显。皮肤松弛及光老化现象严重。依据文中所述方法进行手术。图为术前术后1年照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